一、北交所基本面分析:盈利质量与行业结构
1. 盈利质量分化:北交所上市公司2024年净利润中位数为0.5亿元,较创业板(1.2亿元)低58%。但新能源、高端制造板块盈利增速超30%(如贝特瑞、奥迪威)。
2. 行业结构优化:北交所公司中,新能源、高端制造占比达45%(5月22日数据),政策支持下行业集中度提升。但传统行业(如环保设备)占比仍达25%,需关注转型压力。
3. 融资结构改善:北交所融资余额达55.47亿元(5月22日),较年初增长10.2%,显示融资功能增强。但需警惕流动性稀释风险。
二、同泰远见
1. 弹性涨幅解析:制度红利的量化收割机
$同泰远见混合A$ $同泰远见混合C$

作为北交所量化投资的独苗选手,同泰远见凭借“AI雷达+弹簧算法”双核驱动构建技术壁垒。“小而美”规模与90%攻击型仓位形成硬科技重炮,聚焦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等新质生产力前沿阵地,精准卡位工信部技术攻坚清单。其模型通过毫秒级扫描“政策释放-估值跃迁”传导链条,在转板预期发酵、流动性脉冲初现时启动高频狩猎,年内40.70%涨幅与近一年55.31%收益验证策略锐度。依托30%涨跌幅设计的战术导航仪,单日涨幅多次突破市场阈值,成为北交所制度性机会的程序化捕手。
2.抗跌韧性解析:量化风控构筑防御护城河

在市场震荡周期中,同泰远见展现出显著抗跌韧性,5.22的跌幅显著小于同类产品。其一年内收益回撤比2.03,显著优于93%同类。量化模型的“动态防御机制”功不可没:AI系统实时监控市场情绪、流动性波动等风险因子,在系统性调整初现时,通过“弹簧策略”灵活收缩估值高位标的仓位,同步增加政策护城河深厚的硬科技防御板块配置。夏普比率1.18显著优于96%同类。这种“攻守双模”特性,使其在波动市中成为资金避风港。
结语:双剑合璧的战略配置方程式
同泰远见以量化模型的“纳米级精度”切割制度性波动,同泰开泰用主动研判的“政策CT扫描”透视价值内核。二者借“小而美”规模实现90%硬科技仓位的战术突袭:短线交易者可借远见的算法矩阵捕捉30%涨跌空间,配置型资金可依托开泰的产业显微镜分享北证50升级红利。建议结合财报预告潮、转板实操读秒期等关键节点,采用“量化闪电战+主动持久战”组合拳,通过双策略对冲流动性摩擦,在政策供给与制度创新的共振波段中实现收益锐度与安全边际的黄金分割。
风险提示:需注意北交所流动性仍处提升初期,建议逢回调分批布局,重点关注转板机制落地进度及企业盈利兑现能力。
#降息!LPR集体下调# #并购重组松绑:程序少、速度快、可跨界# #“九天”察打一体无人机6月底将完成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