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遇市场震荡,高弹性的行业板块可能出现了较大波动,面对这样的行情,该如何应对与操作?
>注重仓位管理,不要打光子弹
投资上要给自己的仓位留余地,如果盲目打光子弹,一旦后续遭遇持续下跌就无法通过补仓等方式降低持有成本。不仅要付出更多时间和资金成本,赚钱概率也可能会降低。在投资早期进行仓位管理,可以努力避免上述情况,在市场变化时力争有充足资金进行针对性操作。
Tips:
逢低加仓:越跌越买,正金字塔式
适合市场下跌时操作,越跌加仓越多,可以降低持仓成本
逢高减仓:越涨越卖,倒金字塔式
适合市场上涨时操作,越涨减仓越多,可以提高收益空间
>注重资产配置,避免集中单一领域
一方面A股轮动加快,避免集中单一板块可以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不同资产都存在机会,比如股债跷跷板加剧、市场避险情绪加重,债市、黄金都能成为资产配置的考虑方向。我们可以注重多资产搭配,避免高波动板块回调而面临较大风险。
Tips:
不同板块:芯片、云计算、半导体、AI算力……
不同风格:成长风格、价值风格……
不同资产:债券、黄金……
>不追求完美操作,避免非理性追涨
很多小伙伴想买在山谷并完美逃顶,但往往事与愿违,想期待它涨更多反而失去了收益,有时候保住盈利更重要。我们不妨设定预期收益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可以考虑逐步分批落袋为安。还有朋友可能看到行情火热,就忍不住追高,但这往往也容易造成“站岗”的结果,如果看好长期但难以把握市场风向,我们不妨通过定投的方式参与,保持投资纪律。

>控制回撤有时比争取收益更重要
很多人可能更关注收益,实际上控制回撤也很重要。举个例子,A和B两个人各有1万元,设定A更注重收益,A先亏10%后再赚15%;设定B更看重回撤,B亏损5%后再赚10%,他们俩的成绩分别如何呢?
A:10000*0.9*1.15=10350元
B:10000*0.95*1.1=10450元
虽然A的收益反弹比B更猛,但最终却比B少赚100元。面对高波动行情,有时候不妨更关注我们的回撤控制,可以设定止损线来控制本金亏损,增加投资安全垫。
永赢智选系列是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工具型产品系列,所布局的行业有高成长性的特性,是有锐度的赔率型资产,这决定了智选系列难免伴随着较大的市场波动。所以我们有几点建议给大家参考:
第一,单一行业可能面临政策调整、技术迭代等不可预测风险,希望大家能够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产品;
第二,基金定投可以平滑成本,但需匹配一定时间的投资周期,也可以设置一定的止盈目标,避免情绪化操作;
第三,该类产品更适合做卫星仓位,风险匹配原则决定了我们不能在卫星仓位上有太多的风险敞口暴露。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市场中,科学的资产配置策略是守护财富增长的关键。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5)$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16)$
$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68)$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3)$
$永赢消费龙头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6550)$
$永赢新兴产业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24320)$
$永赢新材料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24738)$
$永赢先锋半导体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25209)$
$永赢高端装备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790)$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敬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认真考虑、谨慎决策。
免责声明:本材料由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编制,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本材料所引用信息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材料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在任何情况下,本材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材料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单独摘引、截取或以其他不恰当方式传播本材料,不得擅自修改、二次加工本材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