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港股市场以科技股领衔的强势表现引发投资者关注。5月2日恒生科技指数单日涨幅突破3%,节后首日港股科技50ETF(159750)更跳空高开涨近3%。

叨叨觉得,这轮行情的驱动逻辑与配置机会值得一起来看看。
【三重催化点燃市场引擎】
其实本轮港股行情并非偶然,其背后存在清晰的驱动链条:
首先,4月制造业PMI数据虽不及预期,但港股结构中以消费服务和科技创新企业为主,对传统制造业依赖度较低,有效规避了数据冲击;
其次,中美关税谈判窗口重启叠加人民币汇率走强,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信心明显修复。今天上午,香港金管局在市场卖出605.43亿港元,因为港元汇价触及强方兑换保证。这是自2020年10月28日以来,港元首次触发联系汇率机制下的强方兑换保证。
第三,全球资金在美股估值高企背景下,开始系统性寻找替代性配置机会,港股作为估值洼地自然获得资金青睐。恒生科技市净率在近十年18%左右的历史分位,相当于过去十年里只有10%的时间比现在便宜。

【盈利底确认夯实估值基础】
随着2024年年报季收官,港股基本面出现实质性改善信号。国泰海通数据显示,2024年港股整体净利润增速预计达9.8%,呈现前低后高走势(H1 7.5%→H2 13.3%)。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与消费板块已形成双轮驱动格局:信息技术板块受益AI技术突破,硬件设备子行业净利润增速从-6.8%飙升至76.4%;可选消费领域,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增速由17.7%跃升至53.5%,印证国内消费升级的持续动能。此外,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中制药行业增速出现回温,2024归母净利累计同比相较24H1提升20.6%。
【一站式布局港股核心资产】
港股科技指数覆盖小米、腾讯、中芯国际等50家高成长科技企业,既包含互联网巨头,也囊括新能源车、半导体等硬核科技,充分体现了“真科技”属性。而且现在当前港股动态PE仍低于历史均值,在盈利上行周期中,科技主线很有希望持续跑出超额收益。
当前市场环境下,叨叨觉得如果要搏5月反弹的话,医药+新能源车含量更高的港股科技指数也许会比恒生科技表现更好,因为这个指数比恒生科技多了9%的医药+新能源车含量。从最近的表现来看也可以印证这个想法,特别是今年以来的业绩高的能有16个点了。叨叨罗列了市场上的港股科技相关基金,供参考。

今天分享到这里啦,欢迎关注叨叨,一起交流学习~
$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21634)$
$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8476)$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
$华安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5283)$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3309)$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
$国泰黄金ETF联接C(OTCFUND|004253)$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C(OTCFUND|016531)$
#记录我的五月操作##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说了什么?##互联网巨头抢购算力资源!投资机会来了?##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