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6 21:52:26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湖北
五一拒绝躺平,机器人“造浪”正当时!

#【万元奖品】解读五一见闻,挖掘财经密码#骑牛看熊选择“智造之花”。


在珠三角地区,多个机器人厂家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如余运波所在公司的外骨骼机器人在泰山辅助游客爬山走红后,业务量激增,虽暂时下架线上平台产品,但仍有不少人通过电话或登门要货。目前该外骨骼机器人已在全国近10个景区布设几百台,以每小时 30 元左右的价格租给游客体验,还可用于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辅助行走或锻炼。一些机器人厂家为应对需求,计划扩产并招聘更多人员。

 

2025 年或将成为机器人量产元年在政策强力支持下,我国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将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工厂里,数十台搭载群体智能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已能实现多机协同作业,目前已收到来自新能源车工厂近  500 台的机器人订单。此外,钢铁、陶瓷、家居等传统产业也希望引进人形机器人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

 

五一期间能看到各类机器人在不同“工位”发挥作用如助力家务的服务机器人、协助手术的医疗机器人、进厂打工的制造机器人、下田务农的农业机器人等。DNA 纳米机器人能在血管中自主寻找血栓并精准释放溶栓药物;“妙手”机器人已成功实施 60 多例远程手术;采摘机器人可自动识别果实、高效采收;质检机器人能快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检测。

 

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成熟,一台人形机器人的造价已从2018年的300万元降到如今的几十万元。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希望在1 - 2 年内将机器人成本控制在大概2万美元的售价,接下来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增长都将迎来爆发期,价格也将持续下探。


骑牛看熊认为2025年机器人的投资机会分析如下:

一、行业应用与订单爆发式增长

1.外骨骼机器人需求激增

2025年五一前夕,外骨骼机器人因在景区辅助登山、养老康复等场景走红,订单量爆发式增长。深圳某厂商需扩产至5500平方米厂房,但仍面临招工压力,租赁模式(30/小时)在近10个景区铺开,覆盖游客及行动不便群体。

 

2.工业机器人提升生产效率

智能工厂在五一期间加速运转,例如莱克电气的生产线通过工业机器人实现24小时作业,1名员工可管理14台机器人,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0倍,AGV物流小车节省50%运输人力。AI视觉检测系统将产品合格率从96%提升至99%

 

3.服务型机器人渗透消费场景

酒店行业引入配送、清洁机器人应对五一客流高峰。以优地科技为例,其配送机器人单日任务量超130次,降低30%人力成本,汉庭等连锁酒店通过机器人实现“无人化服务”,提升运营效率。

 


二、资本市场与政策驱动

1.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临近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特斯拉、优必选等企业将成本降至50万元内。国内比亚迪、华为等跨界入局,带动资本市场热度,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节前日均成交额超5000万元。

 

2.政策支持与产业链整合

工信部提出2025年实现人形机器人批量生产目标,上海、广东等地通过建设训练场、产业基金加速技术落地。例如,上海启用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计划突破100项关键技术。

 


三、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

1.具身智能与大模型融合

具身智能机器人结合视觉语言模型(VLA),扩展至工业、医疗等场景。例如,宇树科技H1机器人通过春晚表演验证技术成熟度,智元机器人量产突破1000台,推动泛用性提升。

 

2.成本下降加速商业化

人形机器人造价从2018年的300万元降至2025年的50万元以下,产业链成熟带动价格下探。例如,优必选通过供应链整合,计划两年内实现2万美元售价目标。

 


四、未来趋势预测

1.场景拓展与市场增量

市场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140万台,中国供应链占比超60%。农业机器人需求年增40%,采摘机器人每小时采收2000枚果实,智慧农机前景广阔.

 

2.AI+机器人”重构用户体验

在线旅游平台(如飞猪、同程)通过AI规划行程、收购酒店品牌整合资源,推动“智能旅行助手”模式,提升用户决策效率。

 

五一劳动节成为机器人产业展示技术落地与商业潜力的窗口,从工业制造到消费服务,机器人正通过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重塑产业生态。政策、资本、技术三重驱动下,2025年或成为行业爆发关键节点,建议关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及细分场景龙头。

 

骑牛看熊认为不同类型机器人应用领域带来的投资潜力值得注意:

1.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场景(包括汽车、电子、家电、金属制品等)。2025年工厂端有望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自工业4.0理念推行以来,智能工厂中自动化机器臂等设备的应用已较为普遍,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开始逐步进入工厂场景,这将为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带来投资机会。

 

2.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主要面向医疗服务、商品配送、公共服务等领域。由于人类社会的环境和工具大多是围绕双足行走、双手协作的模式设计的,采用人形设计的服务机器人具备强大的泛化能力,方便衔接人类世界的各个应用场景,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3.特种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则主要面向深海探测、紧急救援以及消防等领域。随着社会对特殊场景作业需求的增加,特种机器人的需求也有望增长,相关企业可能存在投资价值。

 

 

从农业机器人全国需求量保持近  40%的增速,以及外骨骼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订单的爆发式增长可以看出,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传统产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上升,希望借助机器人实现智能化升级改造。

 

2025年被行业普遍认为是机器人产业的元年,人形机器人正从概念走向落地,迎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行业预计从产业形成期过渡到产业扩张期,产业化发展有望显著提速。随着AGI技术持续突破、供应链格局趋于完善、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打开,人形机器人行业作为高端制造成长板块的明珠,2025年或将迎来板块性投资机会。

 

骑牛看熊持有并看好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C018095作为聚焦机器人产业的指数型基金,具备以下投资优势:

一、行业成长性与政策红利双重驱动

1.高成长赛道布局

机器人产业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是科技领域核心载体。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等),受益于AI技术突破和产业0-1爆发式增长。据预测,未来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或超千亿美元,国内老龄化趋势加速需求释放。

 

2.政策与国产替代支持

中国已将机器人列为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密集出台(如《“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技术攻关与商业化落地。国内企业如宇树科技已占据先发优势,成果显著。

 

3.AI技术驱动

2025年春节期间,国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火爆出圈,与蛇年春晚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惊艳全场的表演,共同揭示了人工智能的广阔未来。受Deepseek驱动,产业催化中国AI应用,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该基金的投资带来更多机会。

 

4.科技巨头入局

OpenAI发布首款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再到Figure的第一个人形机器人Figure01,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机器人赛道,AI + 机器人、AI + 半导体、AI + 软件等AI相关投资机会持续涌现,中证机器人指数领涨A股,为投资者创造了投资新机遇。

 

 

二、基金结构与投资效率优势

1.被动跟踪+分散风险

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系统集成、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分散单一公司风险,一键布局全产业链。

 

2.紧密跟踪优质指数

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C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该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它相关公司作为样本股,主要包括汇川技术、国电南瑞、科大讯飞、先导智能等各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能够反映上市公司中机器人股票的走势,是投资者参与未来机器人行情的良好投资标的。

 

3.国产优势明显

我国是全球为数不多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成品的国家之一,企业在持续积累人形机器人的全栈核心技术,并已经占据了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的先发优势,国内人形机器人成果喜人。这为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C所投资的相关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成长机遇。

 

 

三、成本与流动性优势

1.低费率与灵活申赎

C类份额免申购费,持有满7天无赎回费,适合中短期波段操作;开放式结构支持随时买卖,流动性强。

 

2.规模增长与市场认可

截至2024年末,基金净资产增长136.7%,份额增长137.89%,净利润转正,反映资金持续流入与市场信心提升。

 

四、长期投资逻辑清晰

1.技术迭代与量产预期

2025年或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AI大模型优化与硬件成本下降将加速应用场景扩展(如医疗、家庭服务)。

 

2.全球产业共振

特斯拉、英伟达等巨头加码布局,国内产业链配套完善,核心环节(伺服电机、减速器等)国产替代空间大。

 

3.成长性高

机器人产业是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一体的核心载体,以众多高新科技作为支撑,是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科技成长属性鲜明。科技进步是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为人形机器人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有望实现业绩几何倍增长。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期待阶段,投资价值非常高,投资者能够分享板块快速发展带来的收益。

 

4.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越来越多人形机器人问世,产业蓝图越发清晰,实现商业应用可期。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人力成本持续增加,以及精神文明需求增加,人们希望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形机器人是非常好的替代品,且可以满足各种场景,用途广泛,市场需求旺盛。据马斯克介绍,未来十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规划500万台产能,按量产后的2.5万美元单价计算,未来3 - 5年市场空间超百亿美元,十年后市场空间超千亿美元。

 

对于我国而言,随着老龄化到来,人口红利逐退,人形机器人需求更为明显,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考虑到当前机器人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前景乐观。

 


该基金适合两类投资者:

长期持有者:分享机器人产业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成长红利

 

波段操作者:利用指数高弹性捕捉AI+机器人主题行情。

 



@博时基金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话题君

#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七部门力推AI医疗全链升级!##人形机器人板块大涨,产业前景被认可?##刘强东亲自送外卖!京东能否“掀翻”美团?##四大行再创新高!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港股腾讯首次成为公募基金第一重仓股##黄金反弹,还能上车吗?##A股强心剂来了:千亿增持加大力回购##贸易壁垒或助力国产芯片加速替代##“四月决断”如何操作?##英伟达H20遭限购!中国芯圈能否突围?##特朗普喊话鲍威尔:望美联储积极降息#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