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发布的半年报像一剂强心针,瞬间激活了整个创新药板块——营收207.99亿元(同比增20.64%)、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激增101.92%),这份“史上最强”半年报不仅创下公司历史同期新高,更宣布上调全年收入预期至425-435亿元,并首次派发中期股息。
7月29日,药明康德H股应声飙涨超10%,带动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单日跃升4.11%,前十大权重悉数飘红,实力演绎什么叫“药不能停”!

而就在前一天,恒瑞医药与GSK达成潜在价值120亿美元的重磅合作,再次验证国产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企跨境License-out交易占比已从2017年的低谷攀升至2024年的超60%,期间首付款纪录屡被刷新。
终于,创新药政策与技术共振,行业生态质变,在2025年迎来了Deep Seek 3.0时刻!
首先是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推出《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6条具体政策覆盖“研发-支付-保障”全链条。其中,最关键的突破在于: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开放医保数据用于研发支持,直击支付瓶颈和研发同质化两大痛点。
同时,集采规则也在同步优化。第十一批集采首次提出“反内卷”原则,不再以最低报价作为唯一锚点。光大证券分析指出,这将清除低质产能,引导药品采购“质优价宜”,医保资源进一步向真创新倾斜。
政策与行业进展共振下,市场资金也在用真金白银为创新药投票——南向资金持续增配港股科技主线,7月以来净流入超180亿港元;其中,生物科技作为港股特色板块,成流动性改善的核心受益者。

当前,港股创新药正形成“政策松绑+技术突破+全球化兑现”的上升螺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已经高达97%,近一年上涨132.70%。
然而,在经历阶段性上涨后,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市盈率仍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性价比依旧较高。
以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QDII)A(018078)为例,其通过90%以上仓位锚定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覆盖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50家港股生物科技龙头,能够避免单一个股风险。而且,相较于直接投港股,借道QDII基金还规避了个人换汇限额与港股通门槛问题,十分便捷。
随着药明康德、百济神州等龙头业绩持续超预期,创新药从“故事”转向“现金流”的质变节点已然清晰。借道018078这类工具,无需押注个股也能捕获行业,避免在龙头股频创新高时踏空行情,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温馨提醒:医药行业主题基金,天然的波动较大,建议定投布局,不宜一次重仓。
$广发全球医疗保健指数人民币(QDII)A(OTCFUND|000369)$
$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68)$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5)$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C(OTCFUND|011036)$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31)$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16)$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8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暑期票房破55亿!影视股全线飙涨##超级水电概念回暖 行情能否持续?##国家育儿补贴每人年补3600元#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本基金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本基金详情及风险特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适配产品理性投资。本文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