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反内卷带来新机遇,周期资源怎么看?》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探讨了周期资源投资机会。首先,嘉宾分析了化工行业复苏趋势,指出政策与新兴需求推动行业变革。然后,讨论了制冷剂等上游资源品的投资价值,强调供给侧刚性。接着,分析了能源行业需求下滑趋势,建议关注成本优势企业。此外,解读了稀土出口管制对产业格局的影响,以及有色金属供需错配带来的价格支撑。最后,介绍了信达澳亚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产品表现,强调供给优先策略。
1 信达澳亚基金探讨周期资源投资机会。
邦尼介绍了信达澳亚基金旗下新澳匠心回报混合基金的表现,该基金在周期化工方向布局,近一年A类和C类净值增长率分别为88.05%和86.99%。他分析了周期资源板块近年来的轮动特征,指出2022-2023年板块波动调整,2024年起开始回暖,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
2 化工行业复苏拐点显现。
邦尼指出2025年资金从高估值板块流向周期资源领域,贵金属和稀土受益于政策及需求改善。化工行业作为支柱产业,2024年增加值占比14.9%,增速6.6%,但面临结构性矛盾。国家出台政策推动行业年均增长5%以上,促进行业复苏。全球化工行业2024年触底,利润增长8.1%,2025年显现弱复苏态势。
3 化工行业复苏与投资机遇分析。
邦尼指出海外化工产能清退和国内资本开支下降为行业复苏奠定基础。政策与新兴需求推动行业变革,反内卷和减产优化供给格局。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带来新需求增长点。预计2026年底进入补库阶段,建议关注欧洲产能收缩和国内需求支撑,如新能源材料等领域。
4 看好制冷剂长期供给侧刚性。
信达澳亚基金投研团队认为制冷剂等上游资源品值得关注,核心逻辑在于长期供给侧刚性。制冷剂需求由新空调排产和存量维修构成,前者无季节差异。市场对淡旺季的共识可能削弱规律有效性。团队将聚焦政策路径与供需结构变迁,优选拥有配额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对煤炭和石油石化行业持谨慎态度,因能源转型削弱需求增长动力。
5 能源行业面临需求下滑趋势。
邦尼分析了化石燃料需求增长趋缓和供给协同面临考验的现状,指出煤炭和石油化工行业已过高峰期。他建议投资者转变投资思维,关注具备成本优势和现金流管理能力的企业。此外,他提到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6 稀土出口管制重塑产业格局。
邦尼分析了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新政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新规强化了供给刚性,可能加速产业链向中国聚集,同时支撑稀土价格。需求端受新能源和科技产业推动,长期增长可期。他建议关注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壁垒高的公司。此外,有色金属行业在金融与商品属性共振下也值得关注。
7 有色金属供需错配支撑价格上行。
邦尼分析有色金属处于库存周期上行尾声,低库存使需求改善易推升价格。他指出新能源需求驱动的补库周期与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导致供给受限,形成供需错配。金铜等品种因基本面与宏观面支撑,中期趋势向好。信达澳亚基金将延续供给优先策略,关注资源禀赋强、供给弹性弱的品种,同时挖掘需求稳定的细分领域。
8 信达澳亚基金介绍投资策略和产品。
邦尼介绍了信达澳亚基金的投资策略,强调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关注企业竞争优势和盈利质量。他提到信澳匠心回报混合基金在周期化工领域的布局,并分享了基金的业绩表现。基金经理张明晔表示,四季度将继续配置供给端强约束下的品种,并关注中游制造业的出清进程。邦尼还邀请观众加入粉丝群获取更多资讯。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