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严经理您好,
我是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017811)的个人持有人。尽管基金近1年41.83%的涨幅显著跑赢市场,但持有过程中的剧烈波动(如10月17日单日-3.81%、10月20日单位净值1.4407,较月内高点回落13%)让我对策略细节产生疑虑。基于公开数据,想请教几个实操问题:
1. 极致聚焦半导体设备:波动忍耐的边界在哪?
基金近90%仓位集中于半导体设备股,这与名称中“人工智能”的广度预期存在偏差。虽然我理解设备国产化是AI算力的基石,但近期37.35%的年化波动率已远超同类平均(22.55%)。
→核心疑问:当重仓股遭遇技术瓶颈(如光刻胶良率波动)或地缘风险(制裁升级)时,您是否有预设的最大回撤阈值触发调仓?能否举例说明历史上类似情境的操作?
2. 规模膨胀与策略有效性的平衡
基金最新规模已达38.54亿,较年中增长32%。而您过往强调“捕捉中小盘成长红利”。
→现实顾虑:规模扩张会否倒逼您转向大市值龙头,从而削弱超额收益?当前持仓中是否仍存在市值小于百亿的“隐形冠军”?
3. 净值巨震下的持有人行为管理
数据显示,10月13日净值冲至1.6575后,7天内暴跌至1.4407,振幅高达13%。结合机构持有人占比不足5%[历史公告]的结构,散户极易恐慌赎回。
→操作建议:是否考虑增设封闭期或持有期份额?或通过定期发布《致持有人的技术进展报告》(如中微刻蚀机最新良率、拓荆薄膜设备客户验证进度)来缓解短期焦虑?
4. 技术路线的“名实之辩”:AI主题的覆盖半径
基金持仓集中于硬件制造,但AI革命实质在算法与应用。当存算一体芯片(如知存科技)、光子计算(如曦智科技)等颠覆性路径崛起:
→方向选择:您如何评估这些技术对现有半导体设备产业链的替代风险?近期增配光子芯片企业(据Q3调仓),是否意味着策略从“纯设备”向“技术生态”进化?
------
数据锚定的期待:小散如何理性同行
作为个人投资者,我认同国产替代的史诗级机遇——但持有人需要更透明的“风险路线图”:
• 当单月回撤>15%时,能否主动披露归因分析(如具体个股的技术挫折或订单延迟)?
• 面对近6个月34.73%的高收益与高波动,是否明确建议持有人采取定投策略(如每月分批投入不超过本金10%)?
最后恳请:严经理在季报中增加一页《致科技同行者》,用工程师语言解释技术突破与股价波动的时滞关系。毕竟,我们押注的不只是基金代码,更是中国硬科技从“实验室良率”到“商业现金流”的惊险一跃!@东方基金 @东方基金 严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