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北交所的标杆指数——北证50,单日拉升8.41%,创下年内第三大涨幅。成交额也同步放大到349亿元,刷新了近两个月的高点。这个表现,放在近期整体震荡的市场中,显得格外突出。
量价齐升,一般不是偶然。在我看来,这背后有两层逻辑支撑,一层是政策预期,一层是市场情绪。
先说政策面。近期金融街论坛上传出消息,监管层对北交所的发展释放了比较明确的积极信号。尤其值得留意的是,会上提到了市场关注已久的“北证50 ETF”可能落地。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对市场情绪影响很大。因为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北证50指数基金,都是场外产品,申购赎回没那么灵活。而ETF是可以在场内像股票一样随时买卖的,流动性会好很多,也更容易吸引短线资金和机构资金进场。
第二层是情绪面。过去一段时间,北交所的走势明显弱于沪深两市,不少个股回调幅度较大,甚至触及半年线或年线位置。跌多了,自然就有资金开始考虑抄底。再加上政策预期升温,观望的资金也开始动手,形成了一定的共振。从技术角度看,这次放量上涨,可以看作是一个短期见底的信号,不排除北证50接下来会走出一段修复行情。
事实上,北证50指数今年的表现并不差。截至10月28日,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今年收益率多数落在30%到40%的区间。不过由于目前只能通过场外指数基金参与,很多投资者可能没太注意。而一旦ETF落地,流动性的改善可能会进一步推升指数吸引力。
另外有个细节也值得提一下:北交所所有存量公司的股票代码,最近已经全面切换到了920号段。这不止是换个代码那么简单,背后可能意味着交易系统、结算效率等方面的优化,也为后续更多指数产品、包括增量资金的进入铺平了道路。有分析师指出,接下来原有北证50指数产品的推进速度可能会加快,新的主题指数基金也有望陆续推出。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投资者怎么参与这波机会?
目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指数基金布局。比如像$南方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C$ (017524),它就是完全跟踪北证50指数走势的产品。在10月29日指数大涨当天,该基金净值也同步上升7.99%,今天预估还能继续上涨超过2个百分点。从实际操作角度看,这类基金额度充足、买卖灵活,算是目前参与北交所行情比较省心的一种方式。

对于后续市场,我个人觉得有几个看点:一是政策落地节奏,如果北证50ETF能较快推出,可能会带动新一轮资金进场;二是年报季临近,一些基本面扎实的“专精特新”企业,如果业绩能持续释放,也会提振板块信心;三是流动性改善的持续性,如果成交额能稳定在300亿以上,市场的活跃度可能会再上一个台阶。
当然,任何投资都不能只看短期涨幅。北交所公司整体规模偏小、波动较大,这是客观事实。但反过来看,其中不少公司是细分领域的“小巨人”,成长空间也值得期待。如果你看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中长期机会,又能承受一定波动,那么借助指数基金做分批布局,可能是个相对稳妥的策略。
行情总是在犹豫中展开,等所有人都意识到机会的时候,往往已不是最佳的入场时机。北交所这一波,是反弹还是反转,尚需观察。但至少从政策、位置、资金三个维度看,现在值得多看一眼。#美联储再次降息!12月降息与否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