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国家能源局一纸《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在煤炭行业掀起波澜。
煤矿“反内卷”政策正式落地,要求煤矿年度产量不得超过公告产能,月度产量不得超过公告产能的10%,对超产煤矿一律责令停产整改。
与此同时,兖矿能源宣布收购西北矿业51%股权,这是公司自2023年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资产注入。
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拥有较大体量海外资源的煤炭企业,兖矿能源正在稳步推进其2030年实现3亿吨煤炭产能的战略目标。
01 煤炭行业变革,龙头优势凸显煤炭行业正迎来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转折点。
内蒙古自治区近期发布的核查通报显示,2024年超公告产能组织生产的煤矿有89处,占核查煤矿总数的30%。
2025年1-6月,单月原煤产量超过公告产能10%的煤矿有15处,涉及产能约2500万吨。
“反内卷”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行业的竞争逻辑。
过去依靠超产“以量补价”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煤炭价格的政策底已经显现。
随着四季度迎峰度冬的到来,煤炭需求有望回升,供需格局改善推动煤炭价格反弹。在这一背景下,兖矿能源凭借其规范的生产管理和丰富的资源储备,显示出明显的龙头优势。
公司不仅在山东、陕蒙、澳洲布局了三大煤炭生产基地,更通过资产注入持续扩大产能规模。2025年上半年,公司商品煤产量达到1472.9万吨,同时实现中期分红每股0.18元,分红率约38.8%,彰显了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02 双轮驱动,产能扩张路径清晰
兖矿能源的产能扩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资产注入和新建矿井。
2023年9月,公司收购鲁西矿业51%股权和新疆能化51%股权,新增产能近3000万吨。2025年7月,公司再次收购西北矿业51%股权,新增优质煤炭产能。
公司在建矿井资源丰富,包括进入联合试运转的万福煤矿180万吨焦煤产能和五彩湾4号煤矿一期1000万吨动力煤产能。
未来还有刘三圪圪旦煤矿、嘎鲁图煤矿等多项在建工程,总产能达6300万吨。集团的持续资产注入为兖矿能源提供了独特的成长性。
山能集团旗下还有新矿集团、枣矿集团、贵州矿业等煤炭资产,剩余煤炭产能约6000万吨。公司有望持续获得集团优质资产注入,加速实现3亿吨产能目标。澳洲基地成为公司业绩的稳定器。
兖煤澳洲总产能7600万吨,2024年实现商品煤产量4780万吨。随着澳洲雨季影响消除,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正常,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海外收益。
03 多元布局,非煤业务潜力巨大
除了煤炭主业,兖矿能源在煤化工和非煤矿产领域同样布局深远。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掌握低温费托合成和高温费托合成技术的企业,化工产品年产能达到710万吨。
2025年上半年,公司煤化工产品产量474.5万吨,同比增长13.5%,其中甲醇产品毛利大幅增长118.6%。
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的钼矿资源。内蒙古曹四夭钼矿资源量达10.4亿吨,金属量108.93万吨,计划采选规模5万吨/天。
按当前钼精矿价格计算,该项目完全投产后有望年贡献利润约20亿元。公司在加拿大还拥有6个钾盐采矿权,已探明优质氯化钾资源量达17亿吨。
多元化的矿产布局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04 高股息+高成长,投资价值凸显
兖矿能源长期以来坚持高分红政策。公司承诺2023-2025年度分红比例不低于60%,这一承诺在A股市场中颇为罕见。
公司港股估值更具吸引力,对应2025年市盈率仅9倍,股息率具备显著优势。
有机构预测,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亿、119亿、127亿元。
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和煤价企稳回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与其他煤炭龙头企业相比,兖矿能源兼具高股息和高成长双重特性。一方面,公司分红承诺为股价提供了安全边际;另一方面,产能扩张路径清晰,未来成长性明确。
公司港股投资价值尤为突出,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兖矿能源港股提供了较好的风险收益比。
随着四季度煤炭消费旺季的到来,港口库存持续下降,煤炭价格已开始反弹。兖矿能源这类兼具高股息和成长性的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变革中赢得更大市场份额。煤炭行业的“反内卷”政策不是短期运动,而是行业走向规范化的开始。
像兖矿能源这样资源储备丰富、管理规范、且积极回报股东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未来三到五年,兖矿能源的3亿吨产能目标如能顺利实现,公司将跻身全球顶级煤炭企业行列,当前市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煤炭板块突然拉升 行情逻辑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