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展望十五五 科技新一轮行情开启了吗?》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主要探讨了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首先,嘉宾对比了科创板与创业板的特点,建议关注相关指数基金。其次,分析了科技板块行情持续的原因,包括流动性充足和政策支持。随后,讨论了固态电池的优势及储能锂电行业的高景气周期,指出需求旺盛且供给紧张。此外,还展望了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前景,强调核心部件的重要性。最后,嘉宾认为科技板块中长期仍具潜力,建议逢低布局,并提到量化模型在震荡市中的优势。港股科技股也被看好,预计四季度有望创新高。
1 科创板创业板特点及投资建议。
小水对比了科创板与创业板的特点:两者均聚焦高成长企业,涨跌幅20%、弹性大但风险高。创业板成立早、行业覆盖广,科创板更专注硬科技。他建议关注科创50、创业50或双创50指数基金,并提到长信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基金可结合两板优势。投资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产品。
2 科技板块行情有望持续。
李佳乐分析三季度A股表现突出的原因是流动性充足和科技产业景气度持续释放。他认为四季度宏观环境仍将保持宽松,中美关系缓和以及政策支持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板块发展。企业盈利预期改善和经济复苏也有利于科技行业的表现。
3 固态电池优势及储能锂电现状。
小水分析了固态电池相比液态电池的三大优势: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技术演进路径是从液态到半固态再到全固态,应用场景包括人形机器人、电动飞行器和深海探测设备。他还提到储能和锂电板块当前处于高景气周期,需求旺盛且供给紧张,大型储能项目和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
4 储能和锂电行业增长动力强劲。
小水指出储能项目因电价补贴政策推动企业积极性,需求超预期导致供应紧张,预计今明两年将有明显增长,海外市场如欧洲、中东需求旺盛。家庭和工商业储能需求恢复,全球储能装机复合增长率达30%-50%。锂电行业九月排产超预期,十月进一步提升10%,电池供给紧张或延续至明年年中,价格持续上涨。材料端供不应求,涨价诉求强烈,固态电池技术预计25年下半年密集落地。
5 机器人产业链有望快速发展。
主持人介绍了近期机器人行业的动态,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他指出,国际巨头在机器人本体和大模型研发方面取得进展,预计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规模可能达到100万台。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和融资方面进展加速,25年到26年有望实现批量生产。主持人强调了机器人核心部件的重要性,包括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和运动控制等,这些部件直接影响机器人的性能。整体来看,机器人产业链的成长空间值得关注。
6 科技板块中长期仍具潜力。
小水分析了三季度科技板块的强势表现,认为产业趋势是主要支撑。他建议四季度关注局部拥挤风险,避免盲目追高,但中长期看好科技主线,包括上游材料、电力设备和AI应用等领域。同时,创新药板块也值得关注,因政策改善和企业盈利释放。
7 科技板块中长线趋势向好。
小水分析了科技板块现状,认为当前估值未达历史高位,局部存在拥挤但整体泡沫可控。他建议从中长期角度布局科技领域,逢低加仓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方式。针对固态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的关联性,小水指出未来可能应用但技术尚不成熟。此外,他提到量化选股在震荡行情中的优势,但未展开具体说明。
8 量化模型在震荡市中表现优异。
小水指出,量化模型在震荡行情中倾向高抛低吸,表现优于主动权益策略。他谈到港股科技板块潜力大,估值优势明显,外资参与度高,平台型龙头公司和新兴科技股较多,建议关注科技、新消费和创新药领域。
9 港股表现强劲,科技股是主线。
小水提到年初以来港股表现较好,尤其是科技股驱动下涨幅明显。他预计四季度港股有望创新高,科技股仍是主线。对于AI加机器人,他认为需中长期关注,短期难以预测。此外,不同量化产品策略相对固定,不会随市场行情频繁调整。最后,他总结了宏观环境和科技板块的讨论。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