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方面,美联储10月FOMC会议降息25bp,完全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同时宣布自12月1日起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鲍威尔表示12月进一步降息并非板上钉钉,整体表态偏鹰。CME观察显示12月降息概率预期从会议前的91%降至63%。在政府停摆结束前,市场降息预期可能仍将反复。
国内方面,三季度宏观数据显示基本面有待继续修复,实际GDP增速降至4.8%。10月制造业PMI录得49%,低于前值及市场预期(前值49.8%、市场预期50%),连续7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可能原因是假期采购需求提前释放、内外需制约生产投资,中美贸易关系扰动等,整体呈现出“生产与需求同步放缓、价格持续收缩”的特点。利润方面,低基数影响下9月工业企业利润恢复加速,呈现“量、价、率边际改善”的格局,1-9月累计同比3.2%、9月当月同比录得21.6%,为2023年12月以来最高增速。A股企业盈利环比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全A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1.2%、+5.3%,增速分别较上半年回升1.18pct、2.9pct,显示A股盈利底更为夯实。若后续PPI增速逐渐回正,A股盈利有望进一步回升。
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韩国举行会晤,就经贸关系达成多项重要共识,中美贸易关系阶段性缓和,本轮谈判延续了“强硬施压—短暂冲突—高层谈判—成果落地”的“TACO”模式。美国取消10%芬太尼关税,同时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贸易压制措施暂缓实施一年。本轮阶段性休战期延长至一年,为后续谈判留出缓冲窗口。特朗普透露计划于2026年4月访华,或为下一阶段谈判窗口。
短期来看,业绩、政策、中美谈判等多项大事阶段性落地后,资金对高位板块的止盈意愿有所增强,短期市场风格的轮动可能加快。中期来看,A股步入业绩真空期和政策相对空窗期,市场重心将更多转向来年业绩预期和产业趋势,市场交易活跃度在震荡整理过后有望逐渐上行。整体来看,A股微观流动性仍比较充足,市场未来或依旧可期。
行业配置:(1)机会或主要仍在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支柱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向。(2)部分事件催化的主题机会,例如机器人等。(3)关注港股创新药的再次上攻机会。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的基金。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在购买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