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资产荒与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一类将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与跨境套利机制完美结合的指数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价值投资者的关注。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指数(931039)自2017年发布以来,通过独特的AH股动态优选机制,在银行板块的周期性波动中持续创造超额收益。截至2025年9月,该指数累计收益达96.64%,大幅跑赢同期中证银行指数72.92%的表现,成为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型工具。
一、指数内核:规则化的跨境折价捕捉机制
中证AH银行指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月度比价、动态优选"的编制规则。该指数从42家同时在A+H股上市的银行中,每月根据折溢价情况选择更具估值优势的标的——当A股较H股溢价超过5%时自动切换至H股,反之则保留A股。这种机制使得指数天然具备"估值洼地捕捉"能力,2024年交通银行因AH股溢价波动剧烈,全年完成4次切换,成为机制有效性的典型案例。
从成分结构看,指数实现了"龙头稳健+折价增强"的平衡配置。截至2025年8月,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29%,招商银行以14.68%的权重居首,其零售银行龙头地位带来17.2%的ROE水平,为指数提供稳定收益基础。与此同时,指数中17只H股成分股占比达40%,工商银行H股(7.50%权重)、农业银行H股(5.44%权重)等标的享受港股估值红利,平均PB仅0.48倍,显著低于A股的0.62倍。
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方式辅以15%的单股权重上限,既保证了龙头银行的代表性,又避免了单一标的风险集中。这种设计使得指数在2025年银行业分化行情中表现出色,国有行的低波动特性与股份行的成长弹性形成有效互补。
二、估值安全垫:低估值与高股息的双重保护
当前银行股的估值水平正处于历史极值区域,为指数提供了坚实的安全边际。截至2025年5月,中证AH银行指数的PE(TTM)为5.55倍,低于近三年98.38%的时间分位;PB(LF)仅0.58倍,42只成分股全部处于破净状态。这种估值水平不仅反映了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过度担忧,更形成了显著的预期差。
高股息特性则为指数构筑了"下跌保护网"。2024年该指数股息率达到5.8%,不仅高于中证银行指数的4.5%,更大幅超过10年期国债2.6%的收益率水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H股成分股的税收优势,通过港股通持有工行H股可享受6.2%的股息率(A股为5.5%),且无需缴纳20%的红利税,实际收益优势更为明显。
从风险溢价角度看,银行股当前7.2%的ERP(股权风险溢价)已接近2016年底部水平,国有大行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150个基点,这种极端估值状态在历史上往往预示着较好的后续回报。招商证券研究显示,主动偏股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仅为4.5%,较理论标配的11.57%存在7%以上的欠配缺口,这种配置失衡状态为指数未来表现提供了潜在动力。
三、市场表现:穿越周期的稳健收益能力
长期来看,中证AH银行指数展现出优异的风险调整后收益。2018-2025年期间,指数年化收益达8.2%,较中证银行指数的6.5%高出1.7个百分点,这部分超额收益主要来自H股折价收敛贡献的4.3%年化收益。在2024年的折价修复行情中,指数单年度涨幅达38.05%,充分展现了其在估值修复阶段的弹性。
波动率控制是该指数的另一大亮点。近一年18.13%的波动率显著低于纯A股银行指数22.5%和纯港股银行指数24.7%的水平。这种低波动特性源于AH股切换带来的风险分散效应——当2024年11月某城商行A股因利空下跌9%时,指数因已切换至折价18%的H股而有效规避了损失。
资金面数据印证了指数的配置价值。截至2025年8月,跟踪该指数的银行AH优选ETF(517900)今年以来获资金净流入9.3亿元,份额增幅高达712%,居银行类ETF首位。另一只银行ETF(159887)在2025年9月连续5天资金净流入合计3.20亿元,最新规模突破15亿元,显示机构资金正在加速布局银行板块。
四、配置逻辑:周期视角下的价值重估
当前银行业正处于"政策底+资产质量底"的双重利好阶段。2025年二季度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实现"双降",不良率降至1.49%,拨备覆盖率升至211.97%,资本充足率15.58%,各项风险指标均处于改善通道。城商行表现尤为亮眼,不良率从一季度的1.79%降至1.76%,拨备覆盖率同步提升,显示区域银行风险逐步缓释。
宏观政策环境对银行股形成有力支撑。尽管2024年LPR累计下调25BP带来净息差压力,但招行、兴业等零售银行凭借2.02%的净息差水平(行业第一)展现出较强的抗周期能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新计提拨备1.1万亿元,处置不良资产1.5万亿元,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为盈利稳定提供保障。
从跨境套利角度看,当前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为119.17点,意味着A股较H股整体溢价19.17%,高于过去五年绝大多数交易时间。这种溢价水平为指数的切换机制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间,历史数据显示当溢价指数处于75%以上分位时,后续H股相对A股的超额收益概率显著提升。
五、风险与应对:理解指数的潜在挑战
投资中证AH银行指数需要清晰认识其风险特征。最核心的风险在于折价扩大风险,2022年3月恒生AH溢价指数曾飙升至152点,导致H股短期承压。当前港股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仍未根本改善,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折价持续扩大的情况。
汇率波动是另一大不确定因素。港币与美元挂钩的特性使得H股收益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2023年人民币贬值3%时,H股收益因此回吐1.8%。2025年9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港元汇率在1.0925附近波动,短期汇率稳定但中长期仍需关注中美利差变化。
息差收窄压力仍在持续。2024年股份行净息差已下降20个基点,若LPR进一步下调或存款成本上行,可能压缩银行盈利空间。光大证券研报指出,零售贷款资产质量压力尚未见拐点,这也是市场保持谨慎的重要原因。
结语:资产配置中的价值锚
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指数通过规则化的跨境套利机制,将银行股的低估值、高股息特性转化为可捕捉的投资机会。在当前"资产荒"背景下,5.8%的股息率提供了确定性收益基础,0.58倍的PB水平隐含了过度悲观的市场预期,而AH溢价带来的套利空间则赋予指数向上弹性。
对于资产配置者而言,该指数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作为银行板块的优质跟踪工具,更在于其提供了一种穿越市场波动的配置思路——通过AH股动态平衡,在保持银行股稳定属性的同时,捕捉跨境估值修复机会。随着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欠配缺口逐步填补,以及市场对低估值资产的重新认识,中证AH银行指数有望在价值回归过程中持续创造超额收益,成为资产配置中兼具安全性与进攻性的优质选择。
$招商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发起式联接A[016572]$
#银行AH人民币# #中证银行# #银行板块大涨,现在还能否配置?# #银行板块的位置,相当于6、7年前的白酒?# #挂在口头的股票指数 你都清楚吗?# #揭秘:投资怎样的指数才能赚上钱?# #有没有什么策略基金可以打败主流指数?# #指数基金# #行业指数中 最优秀的都有谁?# #指数掘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