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算力趋势是否持续看好?》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探讨了算力投资机会及发展趋势。首先,嘉宾介绍了太空算力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包括卫星数据在轨处理和太空数据中心计划。然后,分析了国产算力生态的演进与挑战,指出国产GPU在生态适配和推理负载方面的突破。接着,讨论了CPO技术在提升通信性能方面的应用及光模块市场的供需失衡情况。最后,强调AI产业处于中早期阶段,发展前景广阔,建议长期关注AI算力板块,同时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投资风险。
1 聊算力投资机会及太空算力。
邦尼展示了新奥业绩驱动混合基金在AI算力领域的布局及优异表现,重点讨论了太空算力发展趋势。他提到埃隆·马斯克推动的太空数据中心计划,分析卫星部署算力在数据存储和实时处理方面的优势,指出太空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对太空算力的迫切需求。
2 太空计算模式提升航天任务效能。
邦尼指出,传统天数计算模式难以满足航天任务实时性需求,太空计算星座可解决这一问题。卫星数据在轨处理可减少时延,提升响应能力。太空计算中心能统一管理资源,降耗成本。此外,OpenAI签署大额算力协议,反映行业对算力需求的共识,厂商深度合作成为趋势。
3 国产算力生态演进与技术突破。
邦尼指出国产GPU竞争焦点转向生态适配,推理负载或成突破口。某大厂部署万卡国产集群实现98%训练稳定性,但国产芯片仍面临成本高、软件适配不足等挑战。张钹院士肯定国产算力能力,强调需行业协同完善生态。当前国产GPU市场份额仅18%,高端市场被英伟达垄断,国际厂商关注中国算力进展。
4 国产算力生态加速发展。
国内大厂开放算力调度技术,与三家国产GPU厂商联合研发,下一代集群支持多芯片架构。政策层面推动AI算力国产化替代,工信部将算力调度系统纳入国家标准。广东加强算力产业供给,建设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2026年国产算力有望复刻美股长牛行情,半导体设备、AI芯片国产替代趋势明显,产业链上下游迎来投资机遇。
5 CPO技术提升通信性能。
打破传统模式的CPO技术通过集成光引擎和交换芯片,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集成度。随着AI算力需求增长,CPO在数据中心、边缘计算等领域前景广阔。政策方面,中国提出提升算力密度和核心技术自主化的目标。光模块行业受益于需求增长,价格上扬,特别是1.6T光模块。
6 光模块市场供需失衡推动价格上涨。
邦尼指出,1.6T光模块因技术门槛高、产能爬坡慢,叠加算力需求激增,导致供不应求、零售价快速上涨。800G及以下产品降价趋缓,部分价格企稳回升。光模块价格遵循技术迭代规律,新品初期高毛利,规模化后平滑下降。当前算力需求增速超过价格降速,800G进入规模生产阶段,产业链成熟推动成本下降。云厂商资本开支上修,光模块行业呈现量价齐增,1.6T价格大涨,800G及以下需求旺盛、价格趋稳,行业景气度持续。
7 AI产业处于中早期阶段,发展前景广阔。
邦尼指出AI大模型渗透率仍低,产业化周期刚开始。短期内光模块等AI算力板块受多重因素推动上涨,虽有震荡但产业景气趋势未变。北美AI数据中心需求旺盛带动储能预期上修。AI算力板块震荡属正常筹码轮动,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芯片大厂预计2030年AI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信达澳亚基金保持对北美AI算力产业链的关注,认为其发展前景乐观。
8 AI算力板块值得长期关注。
邦尼指出中短期股票表现与市场风格相关,强调AI是全球科技主线。信达澳亚基金聚焦AI算力板块龙头企业,新奥业绩驱动混合基金布局相关方向并取得超额收益。他提醒投资者需理性看待基金过往业绩,注意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