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阅读会#


《血色财富》,单单听到这个书名,就明白它和身体健康以及药物、财富相关联,果不其然,看完之后内心很沉重,但随之也释然了,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制药人总会在前仆后继中完成这种救人的愿景,而事实上早在2018年就看过电影《我不是药神》,主人公为什么会良心发现?自然是因为病人触动了他的内心,金钱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建立在情怀之上,理想之上的价值目标,才更令人尊重;

一、梦想与现实的矛盾
这本书讲述了科学家、医生和投资者是如何将一种神奇的抗癌药推向市场,从而拯救了无数生命的故事,内容主要是指加利福尼亚州一家生物技术初创公司的一个小团队发现了一种罕见分子,它们的化合物被称为BTK抑制剂,对一种恶性白血病有效,作为一部扣人心弦的书,当书中的病人开始从临终关怀的病床上站起来时,团队知道他们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他们甚至愿意冒着风险,为了开发拯救生命的新疗法;
而大家都认为医药是科学,因为杏林不为钱,而自古以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但医药尤其是创新药,在研发的过程中却是如此艰难,而且研发费用也高,这就造成了科学与资本的碰撞;
二、科学与资本的碰撞
事实上每研制一个创新药,平均需要花费10亿美元,并耗时十年,《血色财富》中提到治疗血液肿瘤的明星药物——BTK抑制剂,现已发展到第三代,全球销售额早已超过百亿美元,但每一个“十亿美元新药”的背后,不仅是崎岖艰难的研发之路,更是科学与资本的碰撞;
尤其是书中的罗斯鲍姆,他很早就发现了伊布替尼和BTK抑制剂的故事,他也了解相关学科的里里外外,但他却没有勇气坚定自己的信仰,罗斯鲍姆一直在回忆当时出售的决定,逆向分析他犯下的错误,他背叛了自己所信奉的整个投资哲学;
如百济神州,就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肿瘤创新治疗公司,为全世界癌症患者研发创新抗肿瘤药物,提升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公司自主研发的 BTK 抑制剂百悦泽是全球获批适应症最广泛的BTK抑制剂,临床开发项目迄今已在全球超过 30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超过 35 项试验,入组约 7100 例患者,已在全球 70 多个市场获批,全球已有超过180000例患者接受治疗;
而药物研发设计壁垒高肿瘤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普通疾病,从早期研发到最终上市需历经十数年,生产工艺涉及细胞培养、蛋白纯化等高精度环节,开发周期长、资金消耗巨大且结果不确定性极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
我们可以在百济神州的年报中 ,得知公司在2024年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72.14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56.19%;实现净亏损49.7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17.38 亿元,报告期内,本集团全年研发投入为 141.40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96%,可见研发投入是很大的;

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百济神州在A股和港股都有上市,其中A股的总股本为14.05亿,流通股本1.151亿,港股的总股本14.03亿;
三、投资具备新质生产力和价值的产品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OTCFUND|015915)$
而百济神州就是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的重仓股,占比8.53%,除此之外,它还有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其中康方生物2024年研发支出为1187.7百亿元,相比2023年同比减少5.29%,原因是集团加强了临床团队建设,研发服务基本由公司自营,此举可以增强临床能力,并进一步控制研发成本,

本基金现由储可凡和单林管理,其中单林是医药研究员出身,他自2024年6月21日管理本基金以来,不到一年时间,任职回报达到40%以上,在1季度报告中,其很坦承地认为基金聚焦 A 股和港股的创新药领域的投资机会,拥有全球竞争力产品管线的新药标的,符合 “硬科技”的选股思路;
但由于本基金具备新质生产力的特征,高成长性必然伴随着较大的市场波动,这个时候不宜贸然追高,我会通过定投,或者等基金净值调整到一定的时候再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