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好礼】洞见阅读会: 6位经理荐书领读,解锁投资认知##洞见阅读会# 《非对称风险》这本书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风险与决策的新世界。同时,在基金投资领域,我也在寻找能够穿越周期、把握时代红利的产品。今天,我想分享我的思考:为什么《非对称风险》值得每个投资者阅读?创新药板块为何值得长期关注?
一、《非对称风险》:一本教会我们“承担风险”的生存指南
《非对称风险》的作者塔勒布是研究不确定性的顶尖学者,他提出的“风险共担”理念让我深受启发。书中指出,真正的决策者必须承担与收益对等的代价。例如,银行高管在危机前享受高薪,危机后却让纳税人买单,这就是典型的“非对称风险”。
这本书教会我三个重要原则:
1. 拒绝“专家幻觉”:许多权威人士用复杂模型包装观点,却逃避实际风险。塔勒布认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警惕道德风险:当利益与责任分离时,系统必然滋生腐败。比如某些金融产品宣传“低风险高收益”,本质是让投资者承担隐性代价。
3. 拥抱反脆弱性:真正的强者不是避免风险,而是从波动中获益。就像创新药企业,每一次研发失败都是向成功靠近一步。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在于,它让我学会用“风险共担”的视角筛选投资标的。比如,基金经理是否自购产品?企业高管是否持有自家股票?这些细节能帮我们避开“空谈者”,找到真正负责任的伙伴。
二、创新药:高波动背后的长期价值
2025年的创新药板块让我既爱又恨。爱的是它动辄30%以上的年度涨幅(如港股创新药指数年内涨超35%),恨的是短期波动让人心跳加速。但正是这种高波动性,才藏着超额收益的机会。
投资逻辑有三点支撑:
1.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医保谈判规则优化、丙类目录落地,创新药支付环境大幅改善。比如CAR-T疗法通过医保覆盖80%费用,患者可及性提升的同时,企业现金流压力缓解。
2. 技术突破重塑行业:AI制药将研发周期从5年缩短至18个月,成功率从10%提升至24%。国内药企通过License-out模式(如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打开欧美市场,毛利率超60%。
3. 国际化能力成核心竞争力:2024年国内药企海外授权交易额突破500亿美元,恒瑞、百济神州等企业已跻身全球第二梯队。
当然,风险同样存在:临床失败、政策降价、地缘摩擦都可能引发剧烈波动。但拉长时间看,创新药是医药行业唯一能突破“内卷”的赛道。正如一位基金经理所说:“2025年可能是创新药盈利拐点,三分之一的企业将结束烧钱阶段。”
三、AI赋能:从“颠覆者”到“工具箱”
AI对创新药的影响远超我的预期。过去,AI只是辅助药物筛选的工具,如今它已渗透到研发全链条:
• 靶点发现:AI分析海量文献和临床数据,精准锁定潜在靶点。例如,某AI平台将抗体筛选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3周。
• 临床试验:通过患者基因组数据匹配,入组效率提升50%,失败率降低20%。
• 商业化定价:AI预测不同地区支付意愿,动态调整定价策略。
投资AI创新药企业的三个标准:
1. 技术壁垒:是否拥有独家算法或数据资源?
2. 临床转化:AI设计药物是否有进入II期临床的管线?
3. 商业模式:是纯技术服务商,还是“AI+研发+销售”一体化?
比如,我关注的某港股药企,通过AI平台半年内开发出针对罕见病的FIC药物,现已进入FDA快速通道。这类企业值得长期跟踪。
四、2025年行情推演:从“普涨”到“分化”
2025年的创新药行情可能呈现两大特征:
1. 估值修复与业绩验证并存:当前板块PE约45倍,处于近五年低位。随着30余家药企进入医保放量期,业绩兑现能力成为分化关键。
2. 细分赛道机会凸显:
ADC药物:科伦博泰的TROP2 ADC临床数据亮眼,海外授权金额超10亿美元。
GLP-1减重药: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数据媲美海外竞品,定价低30%形成优势。
细胞治疗:诺诚健华的CAR-T疗法获FDA突破性认定,商业化前景明确。
五、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
我们来看看只基金的核心逻辑,其实可概括为三个词:专业、专注、专一。
1. 基金经理:实力与诚意并存
• 储可凡:清华大学应用统计硕士,曾任中银国际量化研究员,现任永赢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她管理的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规模超50亿,任职回报29.79%。
• 单林:医药博士出身,深耕行业8年,擅长挖掘创新药产业链机会。其管理的另一只基金近3个月收益16.23%,排名前10%。
两位经理均自购产品,储可凡持有超100万份,单林持有超50万份,用真金白银践行投资理念。
2. 投资策略:聚焦龙头,动态优化
• 持仓集中度高:前十大重仓股占比77.82%,全部为创新药细分领域龙头(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
• 灵活调仓:换手率420%,及时淘汰弱势标的。例如2024年四季度减持和黄医药,加仓AI制药龙头。
• 风险控制:设置15%止损线,单行业配置不超过30%,避免过度暴露。
3. 业绩表现:穿越周期的韧性
• 近6个月收益8.36%,排名同类前10%;
• 2025年以来收益35.75%,大幅跑赢中证医药指数(18.2%);
• 最大回撤-19.47%,优于90%的医药主题基金。
投资就像航海,既要选对方向(创新药),也要选对船长(专业基金经理)。《非对称风险》教会我,永远不要把决策权交给他人,而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C,正是我亲自“登船”考察后选择的航船。
@永赢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