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全线调整,大科技、新能源带头杀跌,题材热点仍在退潮,前期大涨的板块预计短线还会有一番震荡,重仓抄底仍需谨慎,黑马以小额分批低吸为主,目标三大类:一是低位滞涨的医疗生物,二是中线有潜力的A股港股科技,三是有复苏预期的化工与消费。
本周低吸了精准医疗、生物医药、中证数据、白酒,上车了化工,今天按计划低吸中证数据及港股科技标的$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 (015740)。

港股科技最近走的有点弱,主要是外围扰动所致,关税事件影响到市场做多信心,但中线投资逻辑依然过硬,大势向好格局不变。
全球降息周期,为港股提供充裕的流动性支撑;美联储降息,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港股市场吸引力增强;与高高在上的美股相比,港股估值全球垫底,中长线投资性价比突出,对外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经过数年调整,外资持有港股占比处历史低位,有极大增持空间。伴随着美联储加快降息节奏,全球投资格局的东升西落将日趋强化,国际资本也将加速回流。目前外资的流入才刚刚开始,未来会有外资大规模流入的阶段。
港股科技包含了AI赛道硬件端、应用端、大模型核心龙头,充分受益这轮人工智能革命浪潮。目前AI正处于百家争鸣的加速发展阶段,一旦基础算法、大模型能力等产生实质性革命性突破,将推动产业链和AI行情再度爆发。谁最有希望率先取得突破呢?自然是腾讯、阿里巴巴这些盈利能力超强、大手笔投入的科技巨头。
在AI发展上,这些科技巨头除了现金流充沛、研发投入大、技术创新能力强以外,还有是巨大的生态优势,可将AI发展成果率先用于自身业务生态链,取得实质性效果后可迅速跨行业跨领域复制,实现商化应用快速落地。
从估值来看,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港股科技龙头元低于英伟达、微软、谷歌等美股科技龙头,性价比与安全边际更优,中线潜力良好。今天逢跌小买一笔,后市如有调整,继续低吸加仓。
其它标的及行情分析稍后追加到本文后面,爱粉们记得回头来收看。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具任何指导意义。提及股票基金仅为记录市场观点,不做任何推荐,请勿盲目跟进。
#黄金突破4300美元!美银:明年5000# #存储芯片掀涨价潮!行业迎超级周期# #机器人新催化?马斯克构建“世界模型”# #3900点得而复失!A股风格要改了?#

中证数据投了668天,通过反复低吸高抛,成本降到0.323,持仓安全性大大提高。
早在九月份时,黑马就多次强调:十月份大科技会冲高回落。于是,分批减仓了大科技,加仓了债基,观点与操作都是公开同步的哦。
最近科技大跌,很多朋友坐卧不安,问黑马要不要减仓。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操作节奏与承受能力不一样。
现在很多人想抛,可黑马现在开始买了啊,该抛的高点时就已经抛了,哪还等到现在呢?
科技中线行情没有走完,但可能会调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快的话下个月,慢的话到明年春季行情时再起涨。
还有一种可能,行情风格高低切换,价值蓝筹起涨,低位滞涨赛道补涨,科技赛道震荡。如果这么走的话,科技赛道的调整时间就会延长。
数据与软件是我目前比较关注的,科技行情下步可能会向这一方向扩散,主要看AI应用落地情况了。


软件、化工,大小号各加一笔。具体逻辑不分析了,前面已讲过多次,手机码字实在太费劲!
既然中线看好,有过硬逻辑支撑,跌下来了那就一个字:干!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