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海外因素(川普)扰动下,港股相关基金迎来了一定幅度的回调,以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为例,10月14日单日下跌4.08%,相信又有部分基民在这轮短期下跌行情中坐立不安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对我而言,仍然看好今年港股基金的表现,而且我也是这么做的:港股基金是目前我基金组合中的重仓基金。
对于港股基金当前的操作我认为可以做波段操作:如果持有收益率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考虑分批止盈(这一点很重要),控节奏逢【大跌】分批买入,比如说几天内或者近一周内基金净值下跌5%(幅度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可以分批买入。
港股市场更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波动也比较大,但我们不能仅把这波动视为风险而忽略了其背后隐藏的投资机会。对于前期涨幅较大的基金,不宜盲目追高,【期间一定会有回调】,可以逢低布局。
目前来看,投资者对港股基金的信心是在逐渐高涨的,事实也是如此:
(1)今年,海外云厂商和国内互联网大厂继续上调资本开支预期,尤其是以微软、亚马逊、字节、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大厂,有利于带动AI产业链整体上行。
(2)在扩内需背景下,互联网平台经济向好,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改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2025年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后,平台优惠力度有所减少,相关企业盈利有望修复。
(3)资金层面上,对外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宽松;对内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加码港股前沿板块。
(4)政策层面上,2024年4月17日证监会发布"惠港五条",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强化香港金融地位。
(5)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截至2025年9月初,港股通科技指数估值仍处于近10年约38%的分位水平,当前价格相对“便宜”。
近期中证香港科技指数迎来了一定幅度的调整,是一个不错的入场机会,我打算在回调时买入,降低持仓成本。
以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这只基金为例:持仓覆盖港股通范围内市值较大、研发投入高及政策红利释放、盈利修复确定性较强的50家科技龙头企业,涵盖互联网、半导体、人工智能、云计算、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赛道,业绩远超同类基金,持续聚焦港股前沿板块核心资产,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把握住了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今天,再加点仓。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5740)$$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OTCFUND|015739)$
#3900点得而复失!A股风格要改了?# #创作扶持计划##10月基金投资策略#
作者:蚂蚁不吃土(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