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芯片圈迎来一波大行情!从9月13日开始,在查德州仪器倾销、揪美国政策歧视、罚英伟达反垄断三记有力的回击之下,A股芯片板块直接大涨,科创芯片指数(000685)9月单月上涨17.75%,令人心向往之。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30。
那么,这一轮芯片行情会不会依然是短期脉冲,还是说真的到了长期成长的起点?芯片产业目前又走到了哪一阶段,普通投资者还能上车吗?关于你想知道的这些,这期B站视频全都有!
芯片的“高光时刻”与落寞
回顾芯片行业近几年的表现,可谓一波三折。2020年疫情期间,远程办公需求爆发,芯片一度成为“硬通货”,行业景气度达到顶峰。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全球消费电子需求骤降,产业链库存高企,芯片行业进入了被现实“毒打”的阶段。
这种大起大落的背后,是芯片行业特有的三重周期叠加在起作用。
最长的是8-10年的应用周期,依赖“爆款产品”推动,比如上世纪 90 年代的台式电脑、千禧年之后的笔记本电脑和功能机、10年代的智能手机等等;其次是3-5年的产能周期,核心矛盾是工厂产能和市场需求的错配,受制于晶圆厂建设的长周期;最短的是1-2年的库存周期,主要是因为半导体产业链太长,终端厂商很难掌握整个产业链的供需变化。
而目前来看,三重周期从互相冲突转向共振向上,芯片行业正迎来难得的“恒纪元”。芯片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石,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及产业安全息息相关。根据海外机构的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创纪录的6970 亿美元,并有望在 2030 年迈向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芯片产业长期的增长潜力值得期待的。
而随着人工智能正式接棒消费电子站在了舞台中央,对高性能算力芯片的需求持续攀升,晶圆制造厂商的产能利用率逐步修复,终端企业的库存出清也接近尾声,尤其是对“水温”最敏感的存储芯片价格已经进入上升通道。
芯片行情的传导链条
芯片产业链是一个超级精密、全球大协作的巨型流水线。咱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做一道极其复杂的分子料理”。要完成这道“料理”,需要三个核心车间(设计、制造、封测)和一群幕后英雄:

设计环节相当于建筑师画蓝图,需要设计师们用EDA这种“高级绘图软件”,在电脑上设计出包含上百亿个晶体管的复杂电路,考验的是极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要把设计图纸雕刻在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则需要晶圆制造厂商的参与,这个过程涉及大量高精尖设备,例如光刻机、刻蚀机和薄膜沉积设备等等,是整个产业链上最复杂也最烧钱的环节。
最后是进行美化与质检的封测环节,主要是把制造好的芯片切割下来,封装进保护壳里,并进行严格测试确保性能合格。相比于制造环节的资本扎堆,封测环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也是国内企业最早实现全球领先的领域。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设计企业因为离终端应用厂商最近,所以总是能最先捕捉到需求的变化,尤其是存储芯片,或者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存条、固态硬盘这种,因为具有不可替代的刚性需求、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特性以及鲜明的周期性,而成为了芯片行业景气度的“风向标”。
当然,设计公司在拿到订单后会优先选择消化上一个周期积累下来的库存,随后才会找代工厂生产,业绩向晶圆制造和封测环节传导需要一段时间。然后才到最上游的设备与材料的甜蜜期。
对照这个传导链路,我们再来看现在的半导体行情。这次A股芯片行情呈现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特点,不仅设计公司表现强劲,制造和设备公司同样涨势如虹。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在政策和资本“点火”下,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的驱动。像国内的两大晶圆制造厂商,今年二季度一个产能利用率92.5%,一个则直接“超频”到了108.3%,远远高于其他大部分海外晶圆厂,需求的强劲程度可见一斑。而注册资金3400亿元的大基金三期则直接投向了上游的设备与材料环节,加速推进国产供应链从“可用”到“好用”、“常用”迈进。
所以,这次上涨是“AI需求拉动”和“国产替代攻坚”产生的强烈共振。
芯片行业怎么投?
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芯片的投资机会该如何参与呢?不得不说,作为高科技板块,芯片具有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其投资难度天然较高。对于咱们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看好芯片方向的投资机会,基金或许是更合适的工具。比如被动基金中的科创芯片 ETF 富国(588810)、主动基金中由富国基金孙权管理的富国新兴产业(001048),都是布局芯片行业机遇的便利工具,大家不妨关注一下。
$富国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3651)$
$富国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652)$
#A股重心继续抬升!4100点指日可待?##科技小登大揭秘##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