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当投# #“四月决断”如何操作?#
在资本市场“四月决断”的关键窗口,当多数投资者在政策预期与业绩验证的博弈中踟蹰时,我选择以“长期持有万家中证红利ETF联接C”作为穿越周期的锚点。这一决策不仅是对市场规律的敬畏,更是对价值投资本质的深刻理解。

一、政策与市场的共振:红利资产的“双重保险”
2025年的四月决断呈现出鲜明的政策驱动特征。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全年经济政策的定调、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以及国内“稳住楼市股市”的政策导向,共同构成了市场的底层逻辑。在这样的环境下,中证红利指数的“类债券”属性被放大:其6.43%的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1.6%的收益率形成3.4%的利差,这种“固收+”的特性使其成为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的必配资产。更重要的是,中国结算2025年实施的分红派息手续费减半政策,直接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分红成本,预计将推动中证红利成分股的分红率进一步提升,形成“低估值-高分红-资金流入-估值修复”的正向循环。
二、行业轮动的终局:红利资产的“确定性溢价”
当前市场正经历从“主题炒作”到“基本面驱动”的范式转换。根据东吴证券统计,4月是全年业绩对股价解释力最强的月份,而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的盈利稳定性在此阶段凸显优势。从行业分布看,该指数覆盖金融(28.81%)、能源(22.67%)、工业(18.4%)等传统行业,这些企业在经济复苏初期可能表现平淡,但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其稳定的现金流和高股息率反而成为资金的避风港。以2025年一季度为例,尽管科技板块因AI热潮表现亮眼,但中证红利指数在3月市场调整中仅下跌1.2%,显著跑赢沪深300的3.5%跌幅,展现出极强的抗波动能力。

三、长期主义的胜利:复利效应的“时间玫瑰”
选择万家中证红利ETF联接C,本质是选择与时间做朋友。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红利指数,其成分股的分红连续性堪称A股典范:过去十年间,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分红率稳定在30%以上,且有72%的企业实现连续五年分红增长。这种“滚雪球”式的复利效应,在长期持有中会产生惊人的收益。以历史数据测算,若2015年持有中证红利指数至今,累计收益率可达180%,远超同期沪深300的85%。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的C类份额持有7天以上免赎回费,配合季度分红再投资策略,能最大限度减少交易摩擦,让复利效应充分发酵。


四、风险中的机遇:警惕“伪红利”陷阱
当然,红利投资并非没有风险。需警惕两类“伪红利”:一是周期性行业因价格波动导致的短期高股息(如煤炭、钢铁),二是依靠高杠杆维持分红的企业(如部分房地产公司)。万家中证红利ETF联接C的优势在于其成分股筛选机制:不仅要求连续三年分红,更注重现金流的可持续性。以2024年财报为例,指数成分股的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速达8.7%,显著高于A股整体水平,这为长期分红提供了坚实保障。

结语: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四月决断的本质,是在政策预期与业绩验证的博弈中寻找确定性。万家中证红利ETF联接C的价值,不仅在于其6.43%的股息率和8.3倍的市盈率,更在于其背后代表的“中国核心资产”——那些在经济周期中持续创造价值、用真金白银回馈股东的企业。当市场陷入“成长与价值”的争论时,我选择与这些企业共成长,让时间成为最好的朋友。正如巴菲特所言:“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持有它十分钟。”在四月决断的十字路口,这份对红利资产的信仰,或许正是穿越牛熊的密钥。@万家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