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算力链
$弘毅远方汽车产业升级混合A(OTCFUND|015527)$ $弘毅远方汽车产业升级混合C(OTCFUND|015528)$ @弘毅远方基金
一、政策托底: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核心基建
算力已被定位为数字经济时代的 "基础资源",类似早年的电力和交通网络,政策支持呈现长期连贯性。从新基建规划到各地算力枢纽布局,资源持续向算力基础设施倾斜,比如要求新建数据中心提升能效水平,间接推动液冷等新技术落地。这种政策导向不是短期刺激,而是基于产业升级的长期布局,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了稳定的发展预期。
二、需求爆发:AI 与产业数字化打开增长空间
生成式 AI 的普及正在创造海量算力需求。单个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过程,就需要处理千亿级数据,算力消耗是普通计算任务的上万倍。更关键的是需求已渗透到实体产业:工业领域用算力支撑机器视觉质检,医疗领域辅助影像诊断,这些真实场景的需求不是概念炒作,而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刚需。据测算,未来几年智能算力需求年增速可能保持在 50% 以上,成为最确定的增长引擎之一。
三、技术突破:从单点创新到系统能力提升
国产算力链已摆脱 "组装依赖",在多个环节实现突破。服务器领域,工业富联、浪潮信息等企业的产品已能支撑大规模算力集群,单机柜算力密度较早年提升 3 倍;光模块作为算力传输的 "高速通道",800G 产品已成为主流,1.6T 产品也在加速验证,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比持续提升。更重要的是软硬件适配逐步完善,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形成协同,能满足多数行业的算力需求。
四、产业链协同:生态成型降低替代成本
国内已形成从硬件制造到应用落地的完整链条。以上游芯片、中游服务器、下游数据中心为核心,搭配光模块、冷却系统等配套产业,形成了高效的协作网络。这种生态优势大幅降低了企业的使用成本,比如某制造企业采用全套国产算力方案,相比早年进口设备,综合成本下降近 30%。区域集群效应更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链配套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结语
国产算力链的投资价值,本质上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政策托底提供安全边际,需求爆发打开成长空间,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则提升竞争力。虽然短期可能受市场情绪影响波动,但长期来看,那些能持续兑现业绩的企业,有望成为科技板块的核心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