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即“国力”,国产算力吹风不断# #贸易壁垒或助力国产芯片加速替代# #智能电车#
写在前面:作为23届毕业生,工作快两年发现:算力早已不是冷冰冰的技术术语,而是渗透到生活每个角落——从手机刷短视频的流畅度,到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体验。尤其在汽车领域,国产算力正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姿态,从10万级国民车型到百万级高端车全面突破。今天就结合我关注的弘毅远方汽车产业升级混合C(015528),聊聊这个「最接地气」的科技赛道。

一、基金测评:从宁德时代到中芯国际,这只基金如何锚定算力+汽车?
1. 持仓画像:算力链与汽车升级的双重押注
打开基金最新持仓 ,发现它像一把精准的「镊子」,夹取了汽车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
- 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8.83%):电动车的「心脏」,但你知道吗?其麒麟电池的热管理系统需要大量算力支撑,单颗电池管理芯片(BMS)的算力已超过早期智能手机。
- 智能汽车新势力小米/小鹏(8.49%+5.93%):小米SU7的激光雷达每秒生成300万点云数据,小鹏XNGP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需要254TOPS算力支持,这些都离不开国产芯片的突破。
- 半导体制造核心中芯国际(4.29%):华为昇腾芯片的部分制程依赖中芯国际14nm工艺,而车规级芯片对稳定性要求极高,中芯的突破直接决定国产算力的「产能天花板」。

2. 业绩表现:震荡市中的算力突围
截至2025年10月21日,基金净值1.0841,近一年涨幅40.88%,显著跑赢沪深300(同期涨幅约12%)。尤其在2025年Q1,净值大涨17.26% ,这与国产算力链的爆发密切相关:地平线征程6芯片量产、华为昇腾610B通过车规认证等事件,直接推动持仓标的上涨。

3. 投资逻辑:从电动化到智能化的范式转移
基金经理王哲宇在访谈中明确 :汽车产业正经历第二次革命——从动力电池驱动的电动化,转向算力驱动的智能化。这种转变体现在投资策略上:
- 核心仓位:聚焦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如拓普集团)、车载芯片(如中芯国际)等硬科技环节。
- 卫星仓位:布局车路协同(如沪光股份的高速连接器)、液冷散热(如银轮股份)等细分赛道。

二、国产算力链崛起:从「卡脖子」到「弯道超车」的底层逻辑
1. 政策+需求双轮驱动:算力成新基建核心
- 政策端:工信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需达35%,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算力券」补贴企业。
- 需求端:智能汽车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L2级需2.5TOPS,L4级则飙升至1000TOPS以上。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例,2025款搭载黑芝麻智能A2000芯片后,城区NOA功能成本降低70%,直接推动10万级车型智能化渗透率从5%跃升至35% 。
2. 技术突破:从「跟随者」到「规则定义者」
- 芯片架构创新:华为昇腾610B采用「交通场景专用NPU」,内置1000+中国道路特征模型,暴雨天气接管率从进口方案的80%提升至99% 。
- 成本颠覆:地平线征程6芯片单颗成本仅1500元,支持10万级车型实现全场景智驾,而英伟达Orin方案成本高达4000美元 。这种「白菜价」策略正在改写行业竞争格局。
- 生态协同:比亚迪、吉利等18家车企成立「智能驾驶生态联盟」,共享1000万公里道路数据,使研发成本降低40% 。
3. 国产替代: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
- 制程工艺:中芯国际14nm良率突破90%,可满足车规级芯片需求;华为昇腾910B采用Chiplet技术,在不依赖EUV光刻机的情况下实现7nm等效性能。
- 应用落地:在重庆山城巷,搭载地平线征程6的五菱缤果能自动避让外卖电动车;在山东菏泽县城路,比亚迪秦PLUS实现脱手驾驶 。这些场景正是国产算力「接地气」的体现。

三、投资价值:为什么说算力是汽车产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1. 空间测算:从百亿到万亿的市场裂变
- 车载芯片市场:2023年规模约1206亿元,预计2025年达1530亿元,其中智能驾驶芯片占比超40%。
- 车路协同市场:工信部计划2027年实现城域算力中心间光层时延<1毫秒 ,相关设备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
- 液冷散热市场:AI服务器功率密度提升至40-60kW,液冷渗透率预计2030年达60%,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 。
2. 风险与机遇并存:如何避开「伪算力」陷阱?
- 技术迭代风险:英伟达Thor芯片计划2026年量产,算力达50TOPS,国产芯片需在车路协同算法上建立壁垒 。
- 估值分化:部分算力概念股PE超过100倍,需警惕估值泡沫。而弘毅远方汽车产业升级混合C的持仓中,中芯国际PE仅25倍,宁德时代PE约30倍,相对合理 。
- 政策不确定性: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可能升级,需关注国产替代进度。

四、个人持仓策略:刚毕业新人如何参与算力革命?
1. 资金分配:用「闲钱」定投,穿越波动周期
作为月薪8K的打工人,我每月拿出10%收入定投这只基金。算力行业波动性较大,但长期看:国产替代+汽车智能化是确定性极高的赛道。参考基金近一年40.88%的涨幅,长期持有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2. 标的选择:「核心+卫星」布局
- 核心资产:弘毅远方汽车产业升级混合C(015528)——通过投资宁德时代、中芯国际等龙头,分享算力链全环节红利。
- 卫星资产:个人关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德赛西威)、高速光模块(中际旭创)等细分领域ETF。
3. 心态管理:拒绝「一夜暴富」,关注产业进展
每天花30分钟浏览行业动态:比如华为昇腾芯片的量产进度、地平线征程6的装车量、政策补贴细则等。这些信息比短期股价波动更重要。记住:算力革命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结语:
从2023年毕业到2025年,见证了国产算力从「PPT概念」到「真金白银」的蜕变。正如基金经理王哲宇所言 :半导体与国产算力已进入「0.5阶段」,即将从「技术突破」转向「产业爆发」。作为刚工作的年轻人,我们既是这场革命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当五菱宏光都能实现智能驾驶时,科技的温度便真正照进了现实。@弘毅远方基金
互动话题:
你认为国产算力在汽车领域的下一个突破点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