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聊聊“十五五”规划下的整体机会》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探讨了中国经济政策与投资机会。首先,嘉宾分析了政策延续性,指出当前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科技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然后,他讨论了中美科技竞争加剧背景下,新兴产业和消费升级的投资机会。最后,嘉宾建议关注经济复苏相关的大盘宽基指数,认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复苏弹性充足,政策空间较大。
1 谭弘翔分享政策延续性与投资机会。
谭弘翔提示基金投资风险后,分析了十四五规划与近年政策的延续性。他强调将本次四中全会公报与二十大等多个节点对比,指出政策方向具有一贯性,而非与五年前对比呈现的转折性差异。
2 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改革开放阶段。
谭弘翔回顾了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处于新一轮改革开放阶段。他强调从2016年供给侧改革开始,政策重点转向解决粗放式增长带来的问题,如环保、金融风险等。近年来中国经济通过破旧立新,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目标是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
3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
谭弘翔分析了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他指出2015-2020年重点在"破旧",通过遏制房地产等旧动能腾出发展空间。2020年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二十大报告和科技体制改革释放积极信号。2024年三中和四中全会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改革维度,强调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十四五期间是拓展新空间的重要时期,十五五将在此基础上填满发展空间,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4 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五年。
谭弘翔指出未来五年(2020-2035年中的关键阶段)是经济发展和科技突破的重要时期,特别提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的新目标。他分析了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和AI生态的发展前景,并强调了航天强国战略的延伸,包括商业航天的发展。谭弘翔认为到2030年,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性将大幅提升。
5 中美科技竞争加剧,抢占制高点。
谭弘翔分析了中美在商业航天、AI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竞争态势。他指出中国星网计划与美国星链存在差距,强调需推动航天商业化转型。四中全会提出"抢占科技制高点"目标,反映中美竞争焦点正向新兴产业转移。他认为贸易争端将软着陆,科技领域将成为主要竞技场,外部压力将倒逼国内科技加速发展。
6 新兴产业和消费升级是重点。
谭弘翔指出,AI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将在未来两三年内迎来爆发期。他强调科技发展的核心在于外部竞争,需先扩大经济规模再分配。消费领域受到更高重视,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量化目标,首次被明确提出并可能成为重要考核指标。此外,经济增长目标需保持在合理区间,以实现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愿景。
7 投资于人政策与消费民生结合。
谭弘翔提到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投资于人"概念,强调惠民生与促消费结合。他举例八月份的生育补贴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指出这是中国首次采用普惠性直接发钱模式。未来这类政策可能加码,如扩大补贴范围和金额。此外,基础设施建设将从传统"铁公基"转向更多与民生相关的领域,如养老、托育等。
8 供给侧改革创造新需求。
谭弘翔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强调优质供给可以创造新需求。他以消费电子产品、汽车智能化和服务消费领域为例,说明供给优化如何激发需求。他还提到政府在AI技术推广中的作用,通过开放场景和示范案例帮助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投资决策。
9 新兴产业投资需关注新逻辑。
谭弘翔指出,当前AI等新兴产业的故事已进入瓶颈期,未来需关注应用端的发展。他建议投资者在当前阶段关注大盘宽基,因科技成长行业的投资逻辑已被透支,而经济复苏相关的价值风格可能迎来机会。他还提到,近期经济数据如核心CPI和PPI显示积极信号,反内卷和促消费政策已初见成效。
10 华泰柏瑞基金谭弘翔分享投资观点。
谭弘翔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指出名义GDP增速上升对企业的积极影响,并强调在弱通胀周期下消费和投资决策会提前,有助于经济自我增强。他认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复苏周期向上弹性充足,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较大。提到中美贸易战软着陆将减少外部不确定性,大盘价值风格下有底上有弹性。他建议关注A500指数的投资机会,认为其涵盖传统行业龙头和科技成长板块,具备较好的投资性价比和长期持有价值。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