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大涨,反内卷奏效了?——行业变革与市场复苏的深度剖析

近期,光伏板块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强劲,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轮上涨行情的背后,是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的持续推进与初步成效的显现。从政策引导到行业自律,从技术迭代到供需再平衡,光伏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市场复苏的曙光也已悄然浮现。
政策引领:破除内卷式竞争的顶层设计
光伏行业的“内卷”现象由来已久,低价无序竞争、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政策层面的强力干预成为破局的关键。2025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行业“反内卷”指明了方向。随后,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通过座谈会、政策文件等形式,进一步细化治理措施,强调通过法律手段、技术标准、资本金比例等多维度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政策的出台不仅为行业树立了规范,更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光伏行业的竞争必须回归理性,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这一顶层设计为行业自律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回归奠定了基础,也为光伏板块的上涨提供了政策支撑。
行业自律:从无序扩张到有序收缩
在政策的引导下,光伏企业逐渐意识到无序竞争的危害,开始通过自律性供给侧改革来控制产能投放节奏。以硅料环节为例,头部企业通过减产、检修等方式主动降低开工率,缓解供需矛盾。光伏玻璃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自律行为,十大厂商集体减产,有效降低了库存压力。
行业自律的加强不仅稳定了市场价格,避免了过度竞争导致的价格暴跌,还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随着产能出清的推进,市场调节机制逐渐回归,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有序。这种有序竞争不仅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效率,也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市场基础。
技术迭代:差异化竞争成为破局关键
在“反内卷”的同时,光伏行业的技术迭代也在加速推进。N型TOPCon电池凭借成熟度与综合性价比,迅速占据主流地位,其转换效率持续提升,成本不断优化。与此同时,BC电池凭借高转换效率优势异军突起,成为市场“黑马”。异质结技术虽然面临成本挑战,但其理论效率上限和功率潜力仍被视为未来重要变量。
技术迭代的加速推动了光伏行业的差异化竞争。企业不再局限于价格竞争,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这种差异化竞争不仅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光伏板块的上涨提供了技术支撑。
供需再平衡:市场复苏的曙光显现
在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和技术迭代的共同作用下,光伏行业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随着落后产能的退出和高效产能的释放,市场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同时,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回暖也为行业复苏提供了动力。国内光伏发电量大幅增长,分布式光伏和高端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欧洲市场库存去化基本完成,需求恢复也推动了价格上升。
供需再平衡的实现为光伏行业的价格稳定提供了保障。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和投资者预期的改善,光伏板块的上涨行情得以延续。这一轮上涨不仅是对行业基本面改善的反映,更是对未来增长潜力的预期。
未来展望:从周期波动到长期增长
展望未来,光伏行业有望从周期波动迈向长期增长。一方面,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将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技术迭代的加速和差异化竞争的深入将推动行业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同时,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和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将为光伏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光伏行业的复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产能过剩的隐患仍未完全消除,技术路线的选择也充满不确定性。因此,行业需要继续加强自律,推动产能优化和技术创新,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风险提示:部分个股讯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防御,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防御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