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持续突破新高:多重因素共振下的市场上行逻辑

2025年7月,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格局,但沪指表现尤为亮眼。自7月9日盘中突破3500点并创下近三年新高后,沪指持续震荡上行,截至7月22日盘中更是攀升至3575点(数据来自wind,截止7月22日)。这一轮行情的背后,是政策红利释放、产业升级加速、资金面改善以及市场情绪修复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政策红利释放:稳增长与改革并举
2025年下半年,国内政策重心从“防风险”转向“稳增长”,为市场提供了中长期支撑。财政政策方面,国家投资1.2万亿元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直接带动基建、建材、工程机械等产业链爆发。以水泥行业为例,7月21日相关板块涨幅超10%,多只建材ETF涨停,显示出政策驱动下传统行业的估值修复动能。货币政策方面,尽管美联储尚未明确降息,但国内流动性保持宽松,7月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突破1.6万亿元,较上半年显著放大,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支持(数据来自wind,截止7月22日)。
改革举措同样成为市场上行的重要推手。陆家嘴论坛推出的“科创板1+6”改革组合拳,通过设立“科创成长层”、引入长期资金等措施,为硬科技企业打开直接融资通道。政策信号明确传递出“资本市场要为科技创新提供长期资金”的导向,直接提振了市场对科技成长板块的信心。
二、产业升级加速:新经济赛道持续发力
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以AI算力、机器人、半导体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呈现出“政策支持+业绩验证”的双重利好:
AI基础设施:受全球AI技术革命推动,国内算力需求持续爆发。中证A500指数中科技类成分股表现活跃,反映市场对AI产业链的长期看好。政策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重点支持领域,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增长预期。
机器人产业链:2025年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元年。全球科技巨头加速布局,国内企业如智元、宇树科技等密集获得大额订单,刷新行业纪录。机器人ETF基金连续多日涨停,显示资金对产业升级方向的强烈共识。
半导体自主可控:在AI催化与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芯片板块进入景气上行周期。2025年一季度,科创芯片50ETF标的指数净利润增速达70%,全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超100%,业绩确定性支撑板块估值持续修复(数据来自wind,截止7月22日)。
三、资金面改善:内外资共振形成合力
资金流向是本轮行情的关键变量。从国内资金看,7月以来两融余额稳步攀升,公募基金发行回暖,ETF成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中证A500ETF连续多日吸金超5亿元,显示机构投资者对核心资产配置价值的认可(数据来自wind,截止7月22日)。从外资看,尽管北向资金短期呈现净流出,但对电子、稀土永磁等板块逆势加仓,表明外资对国内产业升级方向的长期信心未变。
资金结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背景下,资金从高估值科技股转向“高股息+政策红利”的避险组合。电力板块因极端高温导致用电负荷创新高,叠加政策保供驱动,7月上旬涨幅超5%,股息率达5%-6%,成为资金防御性配置的首选。
四、市场情绪修复: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沪指突破3500点心理关口后,市场情绪发生积极变化。技术面上,周线级别跳空缺口形成突破形态,60分钟线布林带上轨运行,显示短期上行趋势强劲。情绪指标方面,两市融资余额与成交额同步放大,换手率提升至历史中位数上方,表明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
政策预期与业绩验证形成良性互动。中报业绩预告显示,美容护理、有色金属、非银金融等行业预喜率较高,半导体、医药生物等新经济领域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业绩确定性支撑科技成长板块估值修复,而“反内卷”政策推动传统行业供需格局优化,形成“新经济+传统周期”的双轮驱动格局(数据来自wind,截止7月22日)。
风险提示:部分个股讯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