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A股市场以强势姿态突破3500点整数关口,上证指数收于3497.48点,创下2022年初以来的最高收盘价。这一关键点位的突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市场信心、政策导向与资金动向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政策红利、产业逻辑、资金面变化及市场情绪四个维度,解析A股突破3500点的深层动因。

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近期,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产业政策导向成为推动A股上行的重要力量。政策层面,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投资者信心,为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例如,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正式实施,相关实施细则即将公布,带动数字货币概念股活跃;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落地,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扩大至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为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预期。
产业政策方面,反内卷政策成为市场焦点。工信部近期会议强调规范光伏行业竞争秩序,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加速落后产能出清。这一政策导向获得市场积极响应,光伏产业链全线走强,设备、组件等细分领域表现尤为突出。此外,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推动光伏与电网融合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新能源板块的政策利好预期。
二、产业逻辑重构,中报业绩驱动结构性行情
中报业绩预告的披露成为市场交易的另一条主线。以算力硬件为例,工业富联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同比上升36.84%~39.12%,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受此影响,算力硬件方向延续强势,相关板块多股涨停,市场围绕业绩超预期的个股和板块进行交易,追求业绩增长带来的股价上涨空间。
新能源板块同样受益于产业逻辑的重构。光伏行业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供需结构改善预期升温,硅料、光伏玻璃等环节产能出清加速,行业景气度回升。此外,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对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的支持,进一步强化了新能源产业链的长期增长逻辑。
三、资金面充裕,内外资共振推动市场上行
资金面的充裕是A股突破3500点的直接动力。7月8日,两市成交量放大至1.47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近2476亿元,增量资金跑步入场。从资金流向看,北向资金净流入42亿元,其中深股通占比65%,显示外资对A股科技成长板块的青睐。此外,杠杆资金维持高位,两融余额持续攀升,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支持。
内部资金方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及险资等长线资金持续加仓。以公募基金为例,6月以来,外资密集调研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其中电子、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受到高度关注。随着市场流动性的改善,下半年科技成长板块仍将是资金配置的重点方向。
四、市场情绪修复,技术面与筹码结构形成共振
从技术面看,A股突破3500点并非偶然。日线级别上,3500点是去年11月和12月初两个高点的连线,构成重要压力位。然而,随着市场成交量的放大和筹码结构的优化,这一压力位被有效突破。筹码分布显示,权重类大部分筹码被长期资金锁仓,市场可交易筹码减少,少量资金即可推动指数上行。
市场情绪方面,前期调整充分的科技成长板块成为资金进攻的主力。AI、半导体、机器人等“科技三大件”集体反弹,显示高风险偏好资金对成长股的信心回升。此外,港股在外部事件刺激下普涨,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进一步提振了A股市场情绪。
风险提示:部分个股讯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