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A股市场遭遇显著调整,沪深两市超4600只个股下跌,创业板指领跌,这一调整背后,是短期资金面扰动、政策预期兑现、板块轮动加速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而非系统性风险。从长期视角看,市场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投资者需理性看待短期波动。

地缘政治与外围市场扰动
中东局势升级、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等外部因素,加剧了市场避险情绪。VIX指数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北向资金净流出,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波动。此外,港股市场的调整也传导至A股,加剧了A股的抛压。
板块轮动加速与资金博弈
近期市场热点切换频繁,从新消费、创新药到科技硬件,资金在不同板块间快速流动。今日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板块逆势上涨,而可控核聚变、军工等板块领跌,反映出资金在板块间的博弈加剧。这种“跷跷板效应”导致市场缺乏明确主线,个股普跌。
结构分化:机会与风险并存
科技成长股仍具潜力
尽管市场整体调整,但科技成长股依然活跃。半导体、PCB、机器人等板块盘中表现强劲,反映出市场对科技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的长期看好。
创新药板块短期承压,长期逻辑未变
创新药概念股的调整,主要受股东减持、医保谈判预期等因素影响。然而,从长期看,创新药行业的政策红利仍在释放,丙类医保目录的推出、商业保险的加速覆盖,将为创新药商业化提供支撑。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下半年创新药BD预计仍将持续,估值有望继续提升。
周期股与防御性板块受关注
在市场调整期,油气、银行等周期股和防御性板块表现相对稳健。反映出资金对低估值、高股息板块的偏好。此外,军工板块的回调,更多是短期资金博弈的结果,长期看,军工出海和业绩改善的逻辑依然存在。
未来展望: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
尽管市场短期调整压力较大,但从中长期看,A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依然值得期待。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国家对资本市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例如,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设立、科创板改革的深化,将为市场提供长期支撑。
资金面有望改善
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全球资金风险偏好提升,A股作为估值洼地,有望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此外,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入市,也将为市场提供稳定增量资金。
业绩驱动受关注
随着中报业绩预告的密集披露,市场将逐步回归基本面。
风险提示:部分个股讯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防御,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防御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