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阅读会#
在这趟旅途中,很高兴跟大家分享《漫步华尔街》这本书。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夸夸其谈的所谓投资成功学,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教条主义,作者通过比较严谨的学术推理,结合现实生活的实例论证,以一种简单且真诚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些质朴的投资心得。在开篇,马尔基尔就非常鲜明地告知大家,投资有别于投机,投资更倾向于通过长期的力量去获取资本利得,而投机可能更偏向短期的博弈。继而,马尔塞尔提出市场随机漫步的概念,认为未来的方向和节奏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历史规律去进行线性外推,从股市角度来说,股市的短期波动是难以预测的,如果这一次你对了,可能大部分要归咎于是运气的原因。从长期的角度而言,市场并非总是有效,但通常有效,因而马尔塞尔建议我们放下短期的执念,关注长期的力量,避免因过多的买入、卖出,造成的交易成本。同时关注基金配置带来的显著的价值。
生命周期投资指南
此外,书中另一让我颇有感触的经典,是马尔基尔提出了以“生命周期”为框架,进行指导的动态资产配置的概念。如果一个投资组合展现出了良好的配置效果,那么,他90%应该归功于这个组合选择了什么类别的投资资产,以及各类别投资资产的配置比例。当然,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投资策路,每一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去制定不同的投资配置策略。
在进行资产配置前,马尔基尔给予了我们比较中肯的投资建议。首先,养成良好的储蓄规划,有定期的储蓄习惯;其次,学会用现金和配置适量的保险,以应对意外的支出;其三,初步认清自己的投资预期;最后,学会一些基本的投资常识,认识到适当的分散投资可以降低组合的波动。在做好这些投资准备之后,就是去识别咱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以此为基础去进行具体资产的选择与资产比例的配置。
那么需要做到几点呢?首先,认识到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的背后一定挂钩高风险的资产波动。其次,股票和债券的投资风险与持有期较为正向的去挂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马尔基尔认为,在做风险评测的时候,我们自己所认知到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不等于我们实际可承担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审视不同家庭和个人的资产配置情况,马尔基尔发现,风险实际的承受能力与个人的年龄、收入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如果以一般投资人为画像,在经历从青年期到中年期再到老年期,随着咱们年龄的不断增长,配置的风险类的资产的比例应该是趋于保守的。
长期投资长远战略
进入到咱们实际投资,我想厘清与规划好“四笔钱”是重要的,一笔应付日常支出,它更适合用于活钱管理;一笔应对中期的投资,可能是三年,可能是五年,根据个人不同情况自由决定,这笔资金更建议去进行稳健投资,以控制回撤为目的,尽量避免过激的投资行为。一笔更适合建议去进行保险保障资金的配置,以应对未来未知的风险;第四笔,就是咱们长期投资的钱。通过合适的投资方法,日积月累去获 得稳健的投资收益。
对于长期投资而言,我们可能只能模糊地去预测未来,但是如果采用生命周期的投资方式,根据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收入,所面对的不同的义务与责任,动态地去审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不断地调整和审视自己的投资组合,以此来搭建一个资产配置组合,可能是更为明智的一个选择。
直面挑战筹划未来
在马尔基尔耐心的指引下,我们漫步在金融世界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中,于我而言更为感触的是他本身基于广泛的研究而进行的辩证思维的本身。很多理论现在用后视镜的角度来看,它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其存在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意义。
投资中没有永恒的圣杯,也没有一如既往的投资方法论,历史它不总会重演,在投资过程中通过不停地学习与探索经典,常温常新。拥有辩证的思维与强大而冷静的内心,通过合适的投资方法去获取稳健的收益,这可能就是投资意义的本身。
投资是一场关于时间的修行,在面对短期的市场波动与情绪的干扰时,我们可能会产生困顿、误解、迷茫与无助。此时希望通过《漫步华尔街》这本书,让我们一起品读经典的同时,逐步认知长期投资的力量以及以生命周期为框架的动态资产配置的新的投资范式。希望我们以满怀憧憬的希望,进入到新的投资理解的旅程中,这本身,或许就是这场修行的花开与结果。@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