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剑客# 我更倾向于互联网与创新药赛道,我是如此思考的:
(1)我想先说一个数据,从2024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以来(大约335个交易日),互联网指数的涨幅为38.15%,同期纳斯达克指数的涨幅为18.37%,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12.52%,由此可见在这段时间,互联网指数带给投资者相对更加不错的投资体验。
(2)从南向资金的流入来看,今年以来的第一个交易日至今,南下资金累计流入了超过6100亿港元,同比增长300% ,而且这些增量资金流入最多的板块就是互联网板块。如果再从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的视角做进一步的阐述的话,还可以发现2025年公募基金一季报的数据显示,它们的第一重仓股已经不是大家都熟悉的那家新能源的龙头公司,而是港股里面市值最大的那家互联网公司,除此之外,2025年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里面,已经有三家互联网企业榜上有名,而这也表明了机构投资者对于互联网行业目前的一个态度。
(3)我还时刻关注着互联网行业的一些变化,比如说2025年4月份公布的游戏版权号,这次一共是118款国产游戏通过了审核,数据应该是比较多的,而游戏业务算是互联网行业内很多公司的一个主营业务;比如说某家互联网行业的龙头公司,它在4月份面向汽车行业的全栈AI能力,这也让很多消费者心心念的大模型与汽车的结合,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看到了这种结合的可落地性大幅增加;比如某家互联网企业推出了“百城万店”服务商招募计划,这项计划的大致内容就是面向全国的三四五线城市,通过流量与宣传,还有时不时的真金白银的补贴,让大家乐于消费,同时优惠+短视频的结合的形势,不但给大家带来崭新的购物体验,同时也方便大家了解产品的多方面用途,我觉得这类经营方式是相当值得推广的;比如某家互联网公司,它在4月宣布启动“大模型行业合伙人计划”,即通过强强联手的方式,找到靠谱的合作伙伴,尽快构建产销服一体的大模型,让云生态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此外,它还会开放智能基础设施,和它的合伙人共享大数据里面的一些高端技术,为合伙人提供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模拟现场,让大模型的作用可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4)投资互联网板块内这些优质的公司有多重逻辑,第一重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迅速普及,客户的需求比较旺盛,而只有那些优质的公司它们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才会被很多人认可。第二重是在流量红利不如以往的前提下,虽然很多领域由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但是那些优质的公司依然可以通过处于的商业模式,优化营运策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生产出符合大部分客户需求的产品或者应用程序,同时他们还可以借此机会,并购一些中小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5)互联网行业在最近10年总能带给我们惊喜:2015年到2017年是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终端替代传统传统手机的高速迭代期;2018-2019年迎来了5G时代。它逐步走入大众视野,并且在很多渠道实现了商用变现。从2020-2021年因为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这段时间的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领域逐步成为了投资市场上的热词。2021-2022年的10月份,由于很多众所周知的行业性政策,使得科技互联网板块出现了调整,而从2022年10月至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与我国经济的转好,以及很多居民对于社交视频的黏性进一步增加(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在五一期间有不少朋友们都在通过各类视频学习投资的知识),科技互联网板块逐步走强。而未来最显著的一个看点无疑是人工智能,它已经成为了科技互联网行业内的”定海神针“,AIGC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人工智能的很多软件更会参与到各个行业,体现出它的广泛性,多元化,以及独特性(个人用户定制的一些产品),而科技互联网板块内的一些龙头公司凭借着他们的先手入局,再辅以优秀的研发团队,充裕的资金以及多场景的反复测试,对于数据的精确把握,我相信以后在全球的人工智能的巨头公司里面,我国的几家公司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的。虽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算力与操作系统方面与全球最好的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几年的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无疑提升了我们的追赶脚步。
(6)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的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系统的多次升级换代不断的诠释着互联网时代的魅力,互联网这个行业也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在这27年的时候里面,科技互联网实现了“设备越来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强”的惊人成就,而全国上网的网民数量在此期间也增长了7倍,网购物金额更是增长了超过36倍。在此,我非常感谢每家科技互联网公司在背后付出的辛苦努力。而整个互联网行业也在不断适应我们的生活习惯与时代的变化,随着科技互联网的普及,再叠加共享经济,移动支付,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模式的不断推陈出新,它让我们在切身感受到了它的强大之外,我们还越来越依赖它,从衣食住行到生活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在很多领域都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而且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行业将会再次迎来又一个黄金十年,在这个信息数据一日千里的年代,科技互联网行业还将会有多轮的变革,因为现在的用户,他们不再会满足单一的功能与服务,他们需要的是更为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智能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我想这就是科技互联网行业在未来发展的一个主基调,也是投资互联网行业的一个主逻辑,除此之外,近3年互联网行业里面那些新的技术和趋势也在不断大颠覆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元宇宙,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这些都是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起来的热门趋势,都将会再次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享受其中。
(7)我查阅了相关的数据,发现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存在很多个“世界第一”:我国的网民超过10亿人,手机网民也超过了9亿人;到2025年的4月底,我国存在的5G基站为413万个;2024年我国的网上零售额超过16万亿元,该数据已经连续10年世界第一;我国在移动端的支付普及率超过87%;我国的域名总数超过3177万个;而以上这些数据无疑是互联网行业能否继续在未来进一步蓬勃发展的“基本盘”
(8)互联网板块内的龙头公司,在最近几年的大手笔回购使得它们公司股票的总股本减少,从而使得它们未来的业绩有望更上一层楼。如果再把他们今年的股息分红算入其中的话,那他们对于投资者的回报可谓是非常的真诚,再算上很多龙头公司它们长期的业绩增速非常稳定,在高回购+高分红+业绩的高稳定性的这三重属性下,我个人觉得互联网板块的合理估值区间是一定会被提升的,如果以上三者是支撑公司内在价值的下限,那么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则是决定了很多公司内在价值的上限,现在不少互联网公司他们在对未来做规划的时候,不会像以前那样,觉得哪个领域的盈利空间更多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流区专攻这个领域,而会非常理性的分析这个领域它存在的“寿命”可能会有多长,更会考虑自身的企业文化与科技技术更适合定位哪些人群,从而研发出对客户更具有粘性的产品。再搭载上如今“人工智能”的东风,这会使得更多的互联网公司进入二次腾飞的发展红利阶段(人工智能在当下正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真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公司大部分都在港股的互联网板块内)
(9)DeepSeek它的出现能降低模型运算的成本,这会导致愿意使用大数据模型的个人或者企业更多了,从而使得人工智能会变得更加“大众化”,它不但会改变很多企业的经营模式(从传统经营过渡到智能化经营),而且也会使得很多企业在接受订单的时候更有利于安排自身的运行工期,它的出现可谓是“小小的部件,带来了大大的效益”。其实Deepseek是通过创新性来优化它的算法与逻辑构架,另辟奇径式的开发了在算力有限的条件下,把效率提升到最大化,这既为科技互联网赛道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更让全球明白了我国在人工智能的这个科技领域,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了。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在整个行业内是由我国开创的一个以低成本开发的高效率的大模型,这种创新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启示。这也使得我国从之前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处于追随者的角度,变成如今的领先者的地位。而就在Deepseek出现没多久,很多企业毅然选择了与它强强联手,比如某家企业旗下一站式智能大数据开发治理平台正式接入Deepseek;比如某家旗下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比如某家企业旗下智能工作台ima接入Deepseek-R1模型;比如某家企业上线Deepseek-R1和Deepseek-V3模型,这些互联网科技巨头型企业的纷纷加入也表明了Deepseek这款软件不但功能性很强,而且兼容性也很强。而且Deepseek所做出的贡献远不仅于此,考虑到它已经与很多行业展开了实质性的合作,为产业链上的很多公司注入了活力,这就自然而然的让大家看到了它的出现可以很完善的解决AI应用落地这个操作起来很难的问题,它将会借助它的模型将AI叙事在云计算和应用场景中的实现应用的落地。而DeepSeek的不断升级也会使得互联网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0)2025年的基金一季报显示,目前机构投资者对于医药板块的仓位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提升了0.81%,达到了8.57%的持仓比例,虽然比例不高,但是却一举扭转了从2022年三季度以来的仓位比例的下行趋势,另一方面,这8.57%的持仓比例是显著低于机构对于医药板块的历史平均从持仓比例(历史平均持仓比例为13.27%)的,由此可见对于医药板块,场外的增量资金还是不少的。而这两个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1)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创新药的研发方面帮助巨大,AI可以通过靶点筛选,化学分子归纳总结的方式,来使得一款创新药的研发周期大幅缩短,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得药用价值显著提出,而为了做进一步的调研,我与很多上市公司做了电话沟通,对方表示在创新药的研发方面的确会依赖AI技术,我相信随着AI的日益成熟,创新药的面世周期将会越来越快。现在创新药行业有一个双十定律(即研发一款创新药通常需要10年的时间与10亿资金的投入),而有了AI辅助之后,相信对创新药公司的成本端能降低很大的压力。
(12)2025年是创新药企业业绩兑现的一个大年,在今年上市了非常多的创新药品种,而在创新药的行业政策方面,我觉得它与医药其他细分子行业的其他领域的政策相比,它的政策是最好的。其实创新药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一样,所谓创新仅仅就是”人无我有“,虽然符合“人无我有”的创新药当然是创新药,但更具体来是说它叫“原研药”它是有十到二十年的专利期(也就是说只有过了专利期之后,对方才可以仿制你的药),另外其实还有一个广义上的创新药,之所以在政策上推出这一项,其实考虑到有的医药公司愿意花三到十年研发创新药,但是很多病人却等不起,所以说,广义的创新药就是那些B,C,D公司可以根据A公司的研制方面的成果,在不与A公司在研发方面取得的专利相冲突的情况下,B,C,D公司也可以生产创新药,因为虽然A公司在某些方面是首创的,但其研发的创新药的效果却不能保证是最好的。所以这种综合考虑了病患者与大部分创新药企业的利益之后制定的这项行业政策,我觉得会让创新药行业长期处于一个高速的发展轨迹中。
(13)创新药企业通常与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创新药企业通常拥有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创新药企业通常拥有特许经营权,可在一定区域内享受市场优势。创新药品的研发周期较长,但一旦上市后通常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回报。
(14)创新是医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而我国创新药品种有望进入收获期。目前,国内药企的投入重心逐步从竞争仿制药的红海中转向对创新药的投入。从政策支持的角度看,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大量创新药品种纳入优先审评的范畴,大幅压缩了审批时间。而产业升级的浪潮带给很多创业药的很多相关公司全球性的机会,所以未来创新药行业的景气度只会越来越高。
(15)创新药的市场空间很大,天花板很高,尤其是在当今人口老龄化,肿瘤年轻化的这个时代,所以用传统的估值方式来评判创新药的股价有些时候就不会显得作用太大,而创新药带给市场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而我们也看到在最近两个月,明显有更多的投资者关注了创新药这条赛道。
(16)互联网与创新药是港股的两大名片,另外市场利率的变化对创新药行业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而最近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明显是处于向下的趋势,所以这对于创新药的投资价值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在经过以上认真的思考之后,我提前布局了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014674)与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C(020111),因为它们布局的都是优质的公司,这些公司具备稳定的盈利模式与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
$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C$
$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发起式联接C$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