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阅读会#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
$富国新兴产业股票A$
$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
阅读能让我短暂忘却现实的烦恼,也能让我的认知有所提升,近期看到田希蒙经理有推荐《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后我也去仔细阅读了一下,确实获益良多,其实我自己平时也非常喜欢阅读各类书籍,比如我在前几年就读过《价值投资实战手册》,接下来跟大家一起聊聊阅读,聊聊投资,聊聊.........
一、《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读懂“护城河”,才能看清投资的底层逻辑
阅读《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这本书的过程,对我而言就像是在投资的地图上打开了一张更精细的地形图。作者用极具洞察力的方式,系统地拆解了企业的“护城河”构成,把我们常听到的“行业壁垒”、“品牌优势”、“成本领先”等术语背后的实质分析得清清楚楚。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书中对于“伪护城河”的批判。很多企业看似拥有极强的盈利能力,但当我们进一步拆解其利润来源,才发现这些利润可能只是周期性的机会,而非可持续的护城河。例如,一个公司短期内利润暴增,或许是因为市场供需暂时失衡,而不是因为它有着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警醒,对于我们基金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在买基金时,实质上是买入基金背后所持企业的长期成长性,如果无法识别“真护城河”和“伪护城河”,就可能会把资金配置到一座正在流失水源的“护城河”里。
书中对于“成本结构”、“品牌溢价”、“网络效应”等护城河分类的分析,也让我在看企业的时候有了更清晰的分层标准。举例来说,网络效应是一种极具力量的护城河,比如腾讯、阿里这样的平台型企业,越多人用,平台价值越大,后进入者越难撼动。这种模式在港股市场互联网公司中也屡见不鲜,而这些内容正好和我后面提到的指数基金投资标的密切相关。
此外,作者还强调护城河是动态变化的,甚至会随着管理层决策或外部环境的剧变而消失。这点让我对“定期复盘”有了更高的重视——不仅要看当下的财务数据,更要思考五年、十年后的企业还能否维持现有优势。
这本书最大的触动,是它让我意识到——企业的竞争力不在于眼前的数字,而在于是否拥有穿越时间周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本质,就是护城河。
二、《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理论要落地,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相较于《竞争优势》那种偏理论、偏框架的分析,《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则更像是一本操作性极强的“投资兵法”。这是我非常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它不仅告诉你什么是价值投资,更手把手教你怎么做。
当年初读此书时,我正好处于投资经验积累的中早期阶段,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终于有书讲得这么接地气了”。书中用大量真实案例讲解了估值的计算方式、如何看财报数据、如何筛选高质量标的、如何构建组合等等内容,并且反复强调“安全边际”的概念。这点和《竞争优势》中讲到的“护城河”有异曲同工之妙:护城河让企业有抵御外敌的能力,而安全边际则让投资者有应对波动的余地。
两本书一静一动,一本讲“护城河”的本质,一本讲“怎么选护城河里的企业并买得便宜”,相互印证,极大丰富了我对于价值投资体系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它们让我在投资行为中更加理性,不再轻易被短期热点或市场情绪所带动。
在这两本书的影响下,我逐渐形成了一个核心理念:不去追短期“热门”,而是关注那些能够穿越周期、有长期成长潜力、且价格具备安全边际的资产。这种理念,让我在基金配置中得到了实际运用,也确实帮助我在震荡市中维持住了组合的稳定性。
三、看好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联接C和富国新兴产业股票A的理由
回到实践层面,白鹤君复盘了自己这两年的投资,我发现在自己的基金组合中,能够结合“护城河+价值评估”的双重视角去布局的产品并不多。而我目前持有的两只基金——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014674)和富国新兴产业股票A(001048),正是其中少数符合上述配置思路的优质标的。
理由一: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联接C:指数的力量,叠加“平台型护城河”优势
这只基金追踪的是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所覆盖的是一批头部的港股互联网公司,而这些公司往往具备显著的网络效应、用户粘性高、生态圈成型等典型护城河特征。腾讯、阿里、美团等这些企业,是“平台型”的代表,商业模式闭环清晰、用户流量庞大、现金流稳定。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场占比及行业分布)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十大权重股)
从基金经理角度来看,蔡卡尔和田希蒙都是量化投资出身,对于指数投资和风控建模有深厚功底。我之所以看重他们,是因为在指数基金中,好的管理人能通过优化跟踪误差、或调整对应场内ETF投资比例等方式拉高净值表现,让一只“被动”的基金具备部分“主动”的优点。
从我的持基体验来说,自2024年5月买入以来,当前收益率达到25.10%,期间虽经历港股波动,但整体抗压性好。这也反映出“好指数+好管理人”的组合力量,尤其是在选择了拥有护城河企业作为样本池的指数后,长期持有的信心会更强。
理由二:富国新兴产业股票A:主动投资的精细化表达,紧扣新兴趋势与未来红利
与前者不同,这是一只主动型基金,基金经理孙权的选股思路更偏向产业研究和趋势判断,当前的持仓重点集中于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这些方向属于典型的新兴产业,虽然波动性较高,但成长空间极大,护城河的构建主要依赖技术壁垒与研发投入。
我持有这只富国新兴产业股票A基金已近快两年,虽然近期因市场震荡有些回撤,但目前累计收益仍达17.60%,我愿意继续持有并择机加仓。
回过头看,孙权对新兴行业的研判是有穿透力的——人工智能、半导体这类赛道正逐步成为国内战略重点,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齐发力,未来空间值得期待。
同时,《竞争优势》中提到的“技术型护城河”在这类行业中尤为明显。例如,一个芯片设计公司若能拥有专利架构,或AI企业掌握高效模型算法,其护城河的深度远大于传统制造。基金经理能精准捕捉这些“护城河正在形成”的公司,是这只基金的最大亮点。
理由三:投资策略层面的融合:指数+主动,各有分工又互为补充
将这两只基金搭配来看,可以说是“稳中求进”的组合。被动指数基金负责“打基础”,稳定配置港股互联网这类已经形成强护城河的企业;主动基金则负责“抓趋势”,挖掘成长中的潜力龙头。两者结合,不仅能分散风险,也让整个基金组合既有进攻性,也有防御性,真正做到“穿越牛熊”。
同时,这种配置也完美契合我从两本书中总结出来的投资框架:先识别企业的护城河,再寻找价值低估点进行配置,并在持有中持续复盘与优化。
理由四:当然,我本人看好它们也是看重富国基金本身
富国基金作为国内知名的基金管理公司,实力雄厚,具备强大的研究与管理能力。其量化投资团队在多只基金中的出色表现,证明了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专业性和对市场动态的精准把握。无论是在产品设计、基金经理的选拔,还是在投资策略的执行上,富国基金都展现出了稳健而富有前瞻性的投资理念。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富国基金的产品,不仅能享受到专业的管理服务,还能从其深厚的市场积累中获益。
(信息来源:天天基金)
四、一代人的传奇谢幕,投资理念的传承仍将继续
昨晚看到巴菲特老爷子计划今年年底退休的消息,心里其实五味杂陈,这也是白鹤君我在本文开头欲言又止的原因。虽然他早就安排好阿贝尔接棒,但当真正的“时代交接”成为现实,还是让人深感时间的无情。毕竟,巴菲特不仅是一位传奇投资人,更是无数人投资道路上的“灯塔”。
这让我回头再看自己走过的投资路,其实一直都在受他的影响。他那种“看得远、拿得稳、不追热、不贪快”的价值观,几乎贯穿在我看过的大多数的投资书籍。尤其是近期看的《竞争优势》和重读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越发能体会到那些早年听起来“老派”的观点,才是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智慧。
如果说以前看巴菲特,是觉得他厉害,现在更多是一种敬重。他所坚持的东西,不是为了炫耀能力,而是为了活得更清醒、更理性。我想这也正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最大财富——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投资态度,一种与世界和解、与波动共处的心境。
所以,即便老爷子真的离开舞台,我也会一如既往地相信“好公司+好价格+好时间+耐心=投资最好的回报”。这套公式,已经深深印刻在我内心。
最后
阅读让我看清了投资的底层逻辑,而投资又让阅读的理念在现实中得到验证。我越来越认同那句投资圈的老话:“你赚到的钱,其实就是你认知的变现。”这两本书带给我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用时间复利认知”的投资观。而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与富国新兴产业股票A这两只基金,则是我在这个观念支撑下的长期实践。
如果你也热爱阅读,关心投资,不妨从这两本书开始,慢慢找到自己的护城河逻辑。市场起伏难测,但认知始终是最硬的资产。@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