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港股集体大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从板块表现看,前期涨幅较大的弹性品种,如TMT、创新药等方向调整较为明显,而前期涨幅较小的防御品种,如红利、必需消费等方向较为抗跌。
从导火索看,核心原因在于关税冲击。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特朗普宣布超预期的“对等关税”,对贸易伙伴加征基础10%的地毯式关税,并对与美国贸易逆差大的国家征收更高的个性化“对等关税”。本次特朗普关税博弈的核心是为了平衡美国财政收支压力,并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从而强化自己的全球地位,因此并非短期事件,而是一场持久战。
尽管如此,中国在本轮关税博弈中,会更加从容和积极。首先,相比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我们“边走边看”的应对方式,本次我国政府是在第一时间发出“完全对等”的反制措施,4月4日就宣布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其次,在经过此前贸易摩擦后,我们已有充分的经验去针对性应对可能的关税升级压力,而且自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比已从19%降至14%,依赖度明显降低。再者,相比2018年身处“外有贸易摩擦,内有去杠杆”的交困局面,当下“稳增长”为核心的内部环境更为友好。
化冲击为机遇,打铁还需自身硬。其一,自去年“924”后,政策的定力和决心已发生明显的转向,“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叠加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核心基调;“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对执行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隔7年再度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定调民企“大显身手”,推出的节奏更快且更为及时。其二,“全方位扩大内需、提振消费”被放在2025年首要工作任务,这意味着,扩内需是今年政策的核心发力点,且会根据外部不确定性动态调整,因此,今年经济和政策的重心是“以我为主”。
每一次的深蹲,都是为了更好的起跳。对于中国权益资产而言,短期会经历关税“冲击波”的阵痛,但中期主要是取决于政策应对和国内经济基本面。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有效需求改善,中国权益资产的价值中枢仍有望拾级而上。
首先,从2018-20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演绎看,虽然关税冲击导致A股和港股出现了阶段性的调整,但也是2019-2021年牛市行情前的“最后一击”。一方面,在内外承压的背景下,政策及时调整政策基调,从“紧货币、紧信用”转为“宽货币、宽信用”,提出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并在11月1日召开民企座谈会,为民营企业纾困。另一方面,随着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市场对关税冲击的反应会逐渐钝化,并定价更多的内部“宽信用”预期。
其次,就当下而言,短期处在“关税冲击+基本面验证”的窗口期,A股和港股的波动会有所放大,但中长期看,中国资产重估刚刚开始,调整之后反而提供好的布局机会。第一,随着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第二,美联储降息周期并未结束,国内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低利率环境或依然延续;第三,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政策成效的逐步验证,风险偏好也处于持续改善的通道。因此,中国权益资产的三大核心驱动因素有望共振改善,而当下正处在新一轮向上周期的起点,或是积极布局的“甜蜜期”。
行业配置上,随着海外关税结果阶段性落地,叠加一季度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财报披露,对确定性的追逐或是行情演绎的核心。重点关注:1)业绩线索:聚焦确定性较高或盈利预期改善的领域,可关注有色、消费电子、工程机械、食饮、服务消费等方向;2)红利资产:在短期风险释放期,或呈现相对韧性,可关注银行、运营商、电力等方向。3)科技成长:中长期看,AI革命方兴未艾,国产AI热潮涌动,科技成长仍是主线,短期回调后性价比凸显,可关注AI国产算力、AI软硬件、机器人等。
$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0111)$
$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9261)$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
$富国全球消费精选混合(QDII)人民币C(OTCFUND|012062)$
$富国消费精选30股票C(OTCFUND|021605)$
$富国上证指数ETF联接C(OTCFUND|013286)$
$富国新兴产业股票C(OTCFUND|015686)$
$富国新材料新能源混合C(OTCFUND|014243)$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C(OTCFUND|018209)$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