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混合C[014563]$ 纳思达2023年以来主要负面信息梳理
1. 业绩大幅下滑与巨额亏损
净利润暴雷: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1.8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主要因对利盟国际计提78.84亿元商誉减值损失,占A股全年商誉减值总额首位。
营收收缩:2023年总营收240.62亿元,同比下滑6.94%;打印机业务(占营收70%)出货量同比下降13.68%,海外市场收入减少8.37%。
现金流压力:2023年利息支出达9.36亿元,远超利息收入(1.55亿元),存贷双高问题显著(账面现金74亿元,长短期借款123亿元),财务成本高企。
2. 商誉减值与并购后遗症
利盟国际拖累:2016年以39亿美元收购的利盟国际,2023年净利润亏损89.44亿元(同比降幅超6000%),商誉减值导致公司资产规模缩水,总负债率升至74.6%。
后续风险:截至2023年末,公司商誉余额仍达67.5亿元(占资产22.3%),若利盟国际业绩持续低迷,可能进一步减值。
3. 美国实体清单与法律纠纷
出口受限:2023年6月被美国列入“涉疆实体清单”,导致发往美国的货物被退回,直接损失超10亿美元订单,并引发全球市场信任危机。
诉讼进展:公司提起诉讼要求撤销清单,但2024年1月美国法院初步驳回临时禁令申请,案件持续发酵,可能长期影响海外业务。
4. 市场竞争与技术挑战
芯片领域受挫:打印机主控芯片面临龙芯中科等国产厂商竞争,其2023年推出的HSP2210/2220芯片被指技术壁垒不足,供应链和专利优势受挑战。
打印机业务萎缩:国内打印机出货量下滑12.96%,商用市场因需求疲软,叠加海外制裁,市场份额承压。
5. 财务造假传闻与市场信心危机
做空质疑:2024年6月,天风医药分析师肖汉山在朋友圈称“纳思达财务造假多年”,虽公司否认并报案,但应收账款(40.58亿元)和存货(56.85亿元)连年攀升,毛利率从34.12%降至31.66%,加剧市场疑虑。
股价暴跌:2022年11月至2024年2月,股价从58.87元跌至16.65元(跌幅71.7%),市值蒸发超800亿元,2024年6月回升至26元仍远低于历史高位。
6. 资产处置与战略收缩
抛售核心资产:2025年3月宣布以15亿美元出售利盟国际,较收购价39亿美元折价61.5%,导致资产规模和营收规模骤降,后续需应对业务空心化风险。
债务重组压力:2023年通过出售房产回租融资2亿美元,利率高达10.74%,反映现金流紧张及融资成本攀升。
总结
2023年以来,纳思达因并购后遗症爆发(商誉减值、债务高企)、地缘政治冲击(美国制裁)、市场竞争加剧及财务透明度争议,陷入业绩与股价双杀困境。尽管公司通过资产剥离和诉讼维权试图止损,但长期增长逻辑受挫,投资者需关注其战略转型成效及剩余商誉风险。
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混合A$ 三年不间断持续持有纳思达11个季度,三年一直下行,此操作有反常态,请易方达给出合理解释。
1.要求基金经理陈皓出具书面说明,解释连续11个季度重仓纳思达的具体依据。对比基金合同中约定的投资策略核实纳思达是否符合筛选标准。
2. 要求基金公司披露持仓期间的研究报告、内部风控会议记录,排查是否存在关联交易、内幕信息未披露等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