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跌反弹临界点将至 经历深度回调的恒生科技指数,当前市盈率已跌至近5年低位,较2021年高点回撤超65%。随着国内政策工具箱持续开启,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修复动能正在积蓄,超跌反弹临界点将至。2025年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明确(机构预计降准100BP+降息30BP),流动性宽松环境将直接利好高弹性科技资产,为恒生科技提供有力的支撑。

2、政策底+产业趋势双重护航
中美科技博弈倒逼国产替代提速,恒生科技成分股中半导体、AI算力、新能源车等硬核科技企业,正承接万亿级政策红利。
消费端“悦己经济”爆发,互联网平台加速布局本地生活、银发经济等新场景,形成“科技+新消费”双轮驱动。
3、全球资本再配置的战略高地
港股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回调后的港股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面对地缘变局,港股通南向资金连续净流入,增持港股科技股动作明显。相较于美股科技巨头30多倍PE估值,恒生科技指数当前20倍PE凸显性价比。
当下,恒生科技指数有望进入“政策红利释放+估值低位+产业升级”的三重击球区。所以,调整的时候可能就是机会。
$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39)$ $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14438)$ $中欧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23035)$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建信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12571)$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A(OTCFUND|012804)$ $华夏沪深300ETF联接A(OTCFUND|000051)$ $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A(OTCFUND|000311)$ #外资集体力挺A股:年内有望领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