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两周(2025.10.13-10.25.10.26),医药板块走势堪称“过山车”: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累计跌幅超8%,A股医药50指数也明显跑输大盘。不少投资者盯着账户波动反复纠结——是该趁着回调果断布局,还是先观望避开潜在风险?
1. 医药指数走势回顾

过去两周医药指数呈现震荡下跌的走势。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两周-6.59%,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两周-8.47%,均跑输恒生指数(-0.5%)。医药50指数两周-4.28%,跑输申万医药生物指数(-1.92%)及沪深300指数(+0.95%)。(数据来源:wind,截至10月26日)。
从板块结构来看:
(1) 创新药板块出现震荡回调。
正如我们之前所提示的,创新药(尤其是港股创新药)是今年医药指数上涨的 “核心逻辑线”,前期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涨幅——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为例,年初至今收益已达81.31%。不过要注意的是,创新药的估值模型决定了其受到市场(尤其是科技股)风险偏好的影响较大。近期市场(尤其是科技股)的风险偏好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出现波动,创新药亦受到负面影响。
今年创新药能大幅上涨,很关键的一个逻辑是“中国创新药管线的海外合作(BD)”——简单说就是中国药企把新药研发权益卖给海外大公司,或者一起合作研发。但最近这段时间,这类“超预期的大额合作”减少;加上上周部分公司关于新药的合作落地,虽然符合之前的预期,但不少前期赚钱的资金选择“见好就收”,这或许进一步影响了创新药板块的情绪。受这一系列因素影响,化学制剂、CXO(医疗研发外包)、其他生物制品、原料药等和创新药关联度较高的细分方向,近期表现都没跑赢医药整体指数。
(2) 医药板块其他方向整体表现一般。
医药板块三季报即将披露,市场对器械、消费医疗等方向的业绩表现预期不高。
2. 医药行业展望
(一)从短期维度来看,医药板块有望维持震荡向好态势:
(1) 创新药板块震荡向好的判断不变。中国创新药企业的海外授权合作浪潮还远没结束,短期内授权合作的空窗期,有望为创新药指数带来较好的加仓机会。
(2) 关注医药板块内部的轮动及高低位板块切换效应。医药板块三季报业绩出现/预期出现经营趋势拐点的细分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如CXO 及创新药上游、医疗设备等。
(二)从中期维度来看,对医药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医药50指数)后续走势仍相对乐观:
(1) 医药板块目前仍处于相对低位。从绝对位置来看,申万医药指数距离最近5年的价格高点还有接近50%的差距;从相对位置来看,在过去4个完整交易年度(2021-2024 年)里,医药行业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相对排名分别是第 26 名、第 20 名、第16名、第31名,4年整体排名是第28名(共31个行业)。(数据来源:wind)
(2) 医药板块的预期已经被市场充分认识。从2023年至今,医疗反腐重新塑造了医药行业的商业化模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医保收支失衡、控费压力加大,设备采购及更新受抑制,居民消费意愿下降、消费医疗受抑制。这些和宏观大环境相关的负面因素,已经充分反映在医药板块的股价中。市场只看到了医药板块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过程中的顺周期属性,却忽视了医药板块的创新和科技属性。
(3) 创新药板块的系统性价值重估或将是一个长期过程。2025年初以来,随着很多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制药企业不断有超出预期的海外授权合作落地,中国的创新药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突破时刻”。中国创新药行业多年来依靠工程师优势及工业化生产能力积累的产品研发管线,再加上海外大型制药企业面临专利到期的压力、对提高研发效率及投资回报率的需求,使得这些企业对海外授权合作有很强的需求,这让中国创新药板块迎来了系统性价值重估。这样的产业化趋势一旦形成,或将是一个能持续若干年的过程。作为医药板块内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新药有望带动医药指数实现系统性修复。
(4) 医药板块内部的轮动及高低位板块切换。医药板块内部其他子行业能不能接棒创新药实现轮动上涨,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第一,行业基本面是否出现拐点;第二,拐点出现后,向好的趋势是否能持续。从目前情况来看,医疗研发外包、医疗设备、高值耗材等领域(尤其是这些领域的龙头公司)的经营拐点可能已经出现。站在中期视角,我们可以期待医药板块内其他和经济周期走势一致的方向(消费医疗、中药、药店等),随着经济、消费逐步企稳而实现逐步修复。
(以上个股信息仅作行业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医药指数分析
(一)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该指数可视为纯创新药领域的代表(含仿转创,不含医疗研发外包)。创新药后续有望震荡向好,基于中期维度看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重估,该指数买入机会值得关注。
(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
这个指数可以看作是70%的创新药(包含仿制药转创新药)及医疗研发外包,加上10%的医疗耗材与器械、10%的互联网医疗、10% 的消费医疗(数据来源:wind),是一个港股医药领域的宽基指数。医药板块内部非创新药的其他子行业(比如医疗研发外包、高值耗材、互联网医疗等)的轮动已经开始,基于中期维度看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重估、短期内看好医药板块内部轮动的视角,该指数买入机会值得关注。
(三)医药50指数:
该指数在创新药、仿制药、中药、器械耗材以及消费医疗之间的分布比较均衡。对该指数,在当前位置若有5%的回调,可关注买入时机。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25)$$博时中证医疗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398)$$博时医疗保健行业混合C(OTCFUND|011895)$
#沪指逼近4000点!明天能否突破?##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小金属概念狂飙!行情逻辑是什么?##科技热点摊开业啦##CPO、PCB大反攻!行情空间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