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距离小长假仅剩最后2个交易日。由于节假日期间的不确定性,过去很多投资者会选择在过节之前落袋为安,等到过完节后再找合适的时机回到市场。而另外一波投资者,则认为节后有可能会有行情,应该在节前相对低成本的时候买入并保持在场。
究竟是否应该持币过节?节前还有哪些投资准备工作需要完成?小博为大家梳理了一份节前准备工作清单,供大家参考与安排投资事宜。
是否应该持币过节?
从历史经验来看,自2011年以来国庆假期前,A股市场往往出现流动性收紧、成交量收缩的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些震荡调整。2011年-2024年这14年间,上证指数在节前10个交易日实现上涨的年份占比仅为28.57%,沪深300为35.71%,创业板指表现相对较好,占比为50%。

而在节后十个交易日的时间里,市场修复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同样是2011年至2024年这个区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三大指数在国庆节后十个交易日实现上涨的年份占比达到64.29%,沪深300指数为57.14%。

所以,从历史表现的角度,市场在节前调整、节后反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其实也比较好理解,临近假期,资金往往持观望态度,而等到假期一过,不确定性减少以后,资金又将回流到市场中,交易又会重回热度。
了解完市场整体表现之后,想必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细分板块的表现,到底哪些行业会更有机会?
同样,小博整合了2011年以来国庆节后10个交易日内,涨跌幅前5的行业。其中,美容护理、银行板块在节后表现是较为突出的,14年中分别有7年、6年涨跌幅位居行业前5。此外,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环保的表现也不错,有4次出现领涨。说明从历史表现来看,节后低估值的价值风格以及消费板块存在一定的反转机会。
同时注意到,煤炭、有色金属、社会服务等行业,节后回调的次数是比较多的。对于这些板块的投资,可能要相对谨慎。

但是,小博也需要提示大家,以上梳理的各项数据、各个行业的表现,都只能代表过去。是否一定预示着这一次节后的情况,仍有待未来的验证。只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总结过去的一些规律,给大家的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究竟是否持币过节,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及资金情况再做决断。如果仓位相对合理,在不影响资金流动性的情况下,不建议大家仅因节假日等短期因素而频繁调整。而如果仓位比较重,或所投资的方向较为单一,则可以考虑是否需要降低仓位、均衡布局来应对假期后的不确定性。
资金需求评估与交易时间检查
说完市场过往的表现,大家便可以结合自身资金需求来安排自己的投资计划。小博这里提供一个示例,可以考虑根据用款时间,合理分类规划资金:
紧急备用金:预留3-6个月生活支出,存放在货币基金或活期存款
短期确定支出:如10月有较大额固定支出,提前安排赎回
中长期投资资金:避免因短期市场波动盲目调整持仓
假期潜在机会资金:预留部分资金应对节后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
在明确资金安排后,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交易时间的安排,其中首要任务便是确认关键的申赎时间节点。
鉴于国庆假期为10月1日至10月8日,交易日15:00前操作按当日净值计算,15:00后则顺延至下一交易日。如果您希望资金在节前到位,或是能在假期前完成买入确认,在9月29日(周一)15:00前完成申赎操作或较为稳妥。部分基金可能在9月29日起暂停申购,也建议大家提前确认。
持仓基金检查清单
在假期前,大家也可以花些时间来核查一下自己持有基金的最新情况,为节后的投资早做规划。
查看基金公告:确认持有基金是否有节前暂停申购赎回等特殊安排
评估基金业绩:回顾三季度基金表现,但不建议因短期业绩波动而频繁调整
检查资产配置:确认当前持仓是否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关注重要变动:例如若有基金经理变更,或可考虑重新评估投资价值
关注假期重大事件
国内方面:9月PMI数据(9月30日公布)可能会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引起市场反应。
海外方面:重点关注美股和港股市场表现(港股10月1日、7日休市;美股正常交易),可能对A股产生映射效应;以及美国经济数据,如10月1日的美国9月ISM制造业PMI和10月3日的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进而影响全球市场流动性。
01均衡配置
节后或可考虑结合政策预期展开布局,关注“反内卷”概念、内需消费方向及科技自主方向。避免过度集中投资,注意分散行业风险。
02长期投资
市场短期的波动难以精准预测,而长期持有优质资产、保持投资纪律,才是应对各种市场不确定性的更可靠方式。节日效应只是市场长河中的小浪花,不应因此打乱长期的资产配置计划。
小结——假期前后投资checklist
在国庆长假来临前,建议完成以下检查:
1) 检查持仓基金的最新公告,了解是否有特殊安排
2) 评估自身资金需求,合理安排赎回时间,避免假期资金紧张
3) 设置交易提醒,避免错过关键时间点
4) 避免盲目跟风,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5) 关注全球市场动态,为节后投资做好准备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25)$$博时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发起式C(OTCFUND|020692)$$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095)$$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521)$
#老登股VS小登股!业内大佬“激辩”##长假来临 持基过节还是持币过节?##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林园:A股仍处牛市前夜##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