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药”趁早# 看好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的五大核心理由
一、港股医疗稀缺性:A股无法替代的优质资产池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覆盖了A股缺乏的细分领域龙头,包括:
创新药:信达生物、翰森制药等临床管线丰富的企业;
CXO(医药外包):药明生物、康龙化成等全球产业链核心标的;
互联网医疗: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合计权重近30%);
高端器械:微创医疗、先健科技等国产替代先锋。
这种“人无我有”的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了独特的分散化配置机会。
二、估值洼地:AH溢价下的长期吸引力
以两地上市医药公司为例,港股普遍较A股折价20%-30%。例如,药明生物港股动态市盈率显著低于其A股同类标的。尽管部分成分股(如互联网医疗企业)因亏损无法用传统PE估值,但通过现金流折现(DCF)或管线价值评估,仍显现出中长期性价比。
三、政策与人口红利:需求端确定性支撑
老龄化加速: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50年预计达30%,医疗支出刚性增长;
创新药械政策支持:国家药监局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加速国产替代,如高端医疗器械新政直接利好指数内微创医疗等企业;
港股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后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可上市,持续为指数注入新鲜血液。
四、指数结构优化:高成长性细分领域占比超80%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中创新药、CXO、互联网医疗及器械合计权重超80%,远高于A股创新药指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占比超70%)。这种结构更契合全球医药研发外包率提升(CXO)、数字化医疗渗透(互联网医疗)等长期趋势。
五、ETF工具优势:低成本捕捉港股医疗
费率优势:联接C类份额免申购费,持有满7天免赎回费,适合波段操作;
流动性保障:标的ETF(513060)日均成交额常超10亿元,换手率居港股ETF前列;
风险对冲功能:QDII特性可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尤其适合A股医药持仓的补充。@博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