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药”趁早#2025年以来,AH股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与此前不同,本轮行情背后是产业逻辑的实质性升级——国内药企研发管线进入密集收获期,创新技术平台加速迭代;海外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和药价压力,引进需求旺盛;叠加医药板块长期低配后的资金回流,以及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持续释放,共同推动创新药资产价值重估。特别是对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的密集落地,不仅带来一次性收益,更通过市场化定价重塑了行业估值体系。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领域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单:43款新药获批上市,同比增长59%;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484.84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创新药作为医药行业的重要赛道,当前正迎来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国际化进程加速等多重利好,长期发展潜力显著。
一、创新药行业的核心潜力
1.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国家医保局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加速创新药纳入医保,2025年上半年已有40款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政策红利推动行业收入端快速增长。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明确优化审评审批、支付机制及出海支持,解决创新药“研发-盈利”闭环难题,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2. 国际化进程加速,出海交易额创新高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达660亿美元,超2024年全年水平,ADC、双抗等技术领域备受国际药企青睐。
国内药企如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等通过技术授权获得高额里程碑付款,全球化竞争力逐步显现。
3. 技术突破驱动长期增长
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细胞疗法等下一代药物研发管线占比超40%,中国在全球研发中份额接近30%,部分领域(如ADC)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GLP-1类代谢药物、基因治疗等新兴方向需求旺盛,国内企业通过差异化创新抢占市场。
4. 内需市场快速释放
2025年上半年,A+H股创新药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20%,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头部企业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医保放量与商保扩容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二、布局港股创新药领域的工具型产品——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
1. 赛道定位清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
该基金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覆盖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港股通医疗龙头,创新药及生物科技企业占比超60%,与行业高景气方向高度契合。
2. 工具属性突出,分散个股风险
作为ETF联接基金,其管理费率较低(0.5%),通过被动跟踪指数分散个股波动风险,适合长期配置。
3. 低估值提供安全边际
截至2025年9月,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市盈率处于近三年低位,叠加政策与业绩双重催化,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展望未来,全球医药创新的“中国坐标”正在显现。2025年,中国创新药产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这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不仅重塑了全球医药产业格局,更揭示了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核心逻辑——以创新为引擎、以开放为路径,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抢占制高点。
创新药行业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全球化突破+技术迭代”的黄金周期,长期配置价值显著。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基金作为便捷的投资工具,适合看好港股创新药龙头的投资者。@博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