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近两年行业调整后,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逐步回暖,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披露,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备受关注。10月28日,国内叉车龙头安徽合力(600761.SH)于10月28日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149.34亿元同比增10.9%,归母净利润11.21亿元同比降4.9%。“增收不增利”的业绩表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或难提振投资者信心。
具体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扣非净利润分别达149.34亿元、10.07亿元,同比增10.9%、微增0.56%;单季看,第三季度营收49.67亿元增7.6%,归母净利润3.03亿元降11.8%,扣非净利润微降1.0%。利润承压主因是费用率上升: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7.49亿元、4.41亿元、10.03亿元,同比增22.2%、11.1%、26.3%。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大增56.8%至4.25亿元,接近上半年总额5.78亿元;若剔除该季度1.54亿元研发收入,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将增8.1%,与营收增速基本匹配。这释放两重信号:第三季度研发加码或为新产品/业务布局,而成熟行业中议价能力有限可能是短期利润瓶颈。
增长动力方面,电动化转型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电动叉车销量同比增28%,占比提升至68%,已推出G系列等多产品线覆盖1-46吨。公司还向智能物流延伸,上半年收入增59.1%;9月与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天枢实验室”,联合研发智能物流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拓展人机协作、重载搬运场景。
行业复苏背景下,工程机械出口成引擎:前三季度行业出口额438.55亿美元增13.3%,叉车总销量110.64万台增14%,其中出口增15.5%。安徽合力海外表现亮眼,上半年销量7.4万台增23.1%,收入占比43%,30余国市场份额居首。
当前14.83倍PE(TTM)虽低于行业均值23.29倍,但2024年至今利润增速大幅衰减。尽管三季报不及预期,但研发加码或为长期铺垫。短期看国内外需求复苏与电动化渗透或带来弹性,中长期泰国工厂投产、智能物流放量及机器人布局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来源:郝文然
#人形机器人入厂经济账曝光:两年回本#
#美联储再次降息!12月降息与否难料#
#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啥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