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共中央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将具身智能列为重点发展领域,这个被誉为"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的新兴产业,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而在资本市场,北交所这个服务创新型企业的主阵地,正在为具身智能的产业化落地搭建重要舞台。
一、政策东风下的产业新机遇
具身智能被写入"十五五"规划,绝非偶然。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物联网等多学科的前沿领域,被视为继手机、汽车之后最具潜力的智能终端。就像当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具身智能的产业化落地,有望为制造业、服务业甚至医疗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改革正在为这类前沿产业铺路。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其制度优势正在显现。此前证监会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虽然针对的是科创板,但北交所同样秉持着服务创新型企业的理念,这种制度包容性为具身智能企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二、具身智能的"北交所机遇"
看看当前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态势:智元机器人预计明年出货量将增至数万台,优必选近期连中大单,均普智能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在汽车零部件产线实现商用交付。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快速成长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和资本市场的支持。
北交所的定位非常契合这类企业的发展需求。这里汇聚了大量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对于具身智能企业来说,北交所不仅提供了融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企业对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速技术迭代和产品落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的投资者结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理解更为深刻,能够给予具身智能这类前沿产业更合理的估值。这与一些追求短期收益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从实验室到产线的关键一跃
当前,具身智能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商用"的关键过渡阶段。正如均普智能董事长刘元所言,行业要实现从"实验室样品"到"产线规模化应用"的跨越,需要政策、资本、技术的协同发力。
北交所恰好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可以帮助企业突破核心部件轻量化与降本的瓶颈,推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协同进化。更重要的是,北交所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场景落地的机会,帮助它们在制造、服务、医疗等领域找到真正的应用场景。
对于具身智能企业来说,选择在北交所上市,不仅能够获得资金支持,更能融入一个创新生态圈。这里聚集了大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够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就像智元机器人与均普智能的合作,就是在这样的生态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四、投资者的新视角
对于投资者而言,具身智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领域,但也伴随着相应的风险。北交所为企业提供了分阶段融资的可能性,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投资时机。
短期来看,行业将经历优胜劣汰的过程,那些具备核心控制能力、掌握关键部件、能实现场景闭环的企业将脱颖而出。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拓展,具身智能有望成为支撑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北交所的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那些在特定场景中已经实现商用落地的企业,比如在汽车零部件产线、物流配送等环节表现突出的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规模可能不大,但已经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具身智能的产业化之路,需要政策的引导、资本的助力、技术的突破,更需要一个能够包容创新、支持成长的资本市场环境。北交所正在成为这个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搭建重要桥梁。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参与塑造未来的机遇。
投资有风险,得理性对待哦!欢迎大家一起分享看法!
#11月基金投资策略#
#10月投资总结:我的收益如何了?#
#两市成交额激增至1.6万亿#
$华夏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式(OTCFUND|014283)$
$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C(OTCFUND|01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