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北交所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全天成交额高达264.6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再增5.59亿,合计成交量10.78亿股。其中,147只个股收盘上涨,赚钱效应显著。
更值得关注的是资金的集中度:全天共有78只个股成交额突破1亿元,奥迪威、戈碧迦、天宏锂电位列前三,成交均超5.8亿元。这意味着,北交所这个曾经被许多投资者忽视的市场,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度与吸引力。
一、数字背后:北交所已非“小透明”
长期以来,北交所因其公司规模较小、流动性偏弱而被视为“小众市场”。但如今,持续放量的成交额正在彻底打破这一刻板印象。
- 流动性显著改善:单日264亿的成交额,虽不能与沪深主板万亿量级相比,但已足以支撑起一个健康活跃的市场生态。高流动性意味着投资者能够更方便地进出,吸引了更多短线资金和机构投资者的关注。
- 市场关注度质变:成交额持续攀升,说明北交所已从边缘走向焦点,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尤其是78只亿元成交股的出现,表明资金并非无差别流入,而是在有选择地聚焦优质龙头。
二、谁在买入?资金涌入的逻辑是什么?
北交所的吸引力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是独特的板块定位与制度红利在发挥作用:
1. “专精特新”的属性标签:
北交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聚集地。这些公司通常是在某一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市场份额领先的隐形冠军。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它们代表了高成长性和国产替代的方向,契合了当下的投资主线。
2. 稀缺性与估值潜力:
许多北交所公司的主营业务在A股主板找不到完全对标的公司,具备一定的稀缺性。加之其市值规模较小,一旦业绩进入爆发期或技术获得突破,股价弹性往往更大,吸引了追求高成长性的资金。
3. 制度红利持续释放:
转板机制的明确、做市商制度的扩容、以及投资者适当性门槛的优化,都在持续为北交所引入活水,提振市场信心。
三、机遇与风险:如何理性看待北交所?
对于投资者而言,北交所既是“机遇之地”,也是“风险之域”。
- 机遇在于“高成长性”:
用发展的眼光看,今天的北交所龙头,有可能就是明天的主板明星。提前发现并布局那些真正有技术、有市场、管理好的“小巨人”,有望获得企业成长和估值提升的双重收益。
- 风险在于“高波动性”:
由于公司体量小,股价易受少量资金影响,波动幅度远大于主板股票。同时,部分公司处于发展早期,业绩稳定性较差,投资不确定性更高。
四、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
面对这个特点鲜明的市场,采取正确的策略至关重要:
-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
通过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参与是更优的选择。基金可以通过专业的研究和分散投资,平滑个股风险,让投资者在分享北交所整体成长红利的同时,降低因个股剧烈波动带来的潜在损失。
- 对于经验丰富、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
如果选择直接投资个股,必须坚持深度研究。重点考察公司的核心技术壁垒、下游客户质量、行业竞争格局以及管理团队能力,切忌仅凭概念追涨杀跌。
五、最后结语
北交所持续放大的成交量,正在向我们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格局正在进一步深化,优质中小企业的价值发现渠道愈发畅通。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意味著我们的视野需要变得更开阔——在关注主板蓝筹与科创龙头的同时,也别忘了将目光投向这片充满活力与潜力的“新沃土”。
当然,在这片沃土上耕耘,既需要发现价值的眼光,也需要敬畏风险的谨慎。
#北交所战队#
#两市成交额激增至1.6万亿#
$兴业180天持有期债券A(OTCFUND|016301)$
$华夏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式(OTCFUND|01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