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北交所融资融券交易数据公布,最新融资融券余额达75.7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51.69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北交所两融余额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攀升。具体来看,融资余额单日增长1456.23万元,融券余额则小幅回落4.55万元。
在近期市场整体震荡的背景下,北交所两融余额的持续回暖,或许正在暗示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变化。
融资三连增,资金情绪正悄然转向?
融资余额被视为市场风险偏好的“风向标”。连续三个交易日的增长,尽管幅度不大,但释放出一定的积极信号——部分资金开始愿意“借钱入场”,对北交所优质标的看好情绪有所回升。
这一现象背后可能有几个推动因素:
l 北交所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对价值资金具备吸引力;
l 政策面对“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科技创新的支持持续强化;
l 部分个股业绩超预期,带动板块关注度回升。
融券小幅回落,空方力量暂缓进攻
与融资余额温和增长相对应的是,融券余额出现小幅下降。虽然仅减少4.55万元,变动幅度有限,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空方力量并未进一步强化,市场抛压有所缓解。多空力量对比正在发生细微转变。
连续增长是否意味北交所行情即将启动?
两融余额连续增加,通常被看作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信心回升的先行指标。但也要注意,目前75.73亿元的规模仍处于相对低位,整体影响力有限。能否持续放量,才是关键。
短期来看,北交所能否走出更具持续性的行情,仍需观察以下几方面因素:
l 政策利好能否持续兑现,例如转板机制、做市商制度优化等;
l 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是否提供基本面支撑;
l 市场整体流动性环境是否边际改善。
结语:细微变化,值得关注
尽管绝对数值不大,但北交所两融余额的“三连增”仍是一个值得留意的信号。它可能意味着最谨慎的资金也开始试探性布局,市场情绪正在从极度悲观中缓慢修复。
对于投资者而言,不必急于下结论,但却应开始加强跟踪。行情往往在无人问津处萌芽,在犹豫观望中发展。北交所的“小步回暖”,或许正是一个起点。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两市成交额激增至1.6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