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13岁啦# 10月以来,纽约COMEX黄金期货突破3900美元/盎司关口,创下历史新高,国内上海黄金AU9999合约亦升至858元/克。在此背景下,跟踪国内黄金价格的$广发上海金ETF联接A$ (008986)引发广泛关注。面对"金价新高与央行购金暂缓"的市场分歧,这款基金的投资价值如何?金价涨势能否延续?结合持有体验,本文将展开深度解析。
一、基金核心概况:上海金赛道的布局工具
广发上海金ETF联接A成立于2020年8月5日,作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其核心功能是跟踪上海金相关指数,通过投资对应的ETF实现对国内黄金价格的紧密跟踪。截至2025年8月29日,基金规模2.27亿元,基金经理为姚曦,成立以来收益率达68.30%,近三年收益86.71%,在同类53只基金中排名第33位。
从运作特征看,该基金的优势在于紧贴国内黄金定价体系,规避了境外黄金投资的汇率波动风险。最新数据显示,其近6个月净值增长为19.33%,近12个月净值增长44.75%,既反映了黄金资产的周期性特征,也体现了国内市场与国际金价的联动性。不过与华安、易方达等头部黄金ETF相比,其长期收益略逊一筹,三年收益落后行业龙头约12个百分点。
二、金价新高逻辑:支撑与分歧并存
当前金价突破3900美元/盎司,本质是多重利好共振的结果。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奠定了货币宽松基础,美国政府停摆引发的不确定性加剧避险情绪,叠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共同构成金价上涨的"三驾马车" 。更关键的是,全球央行的战略购金需求形成长期支撑,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仍净购金166吨,波兰、土耳其等央行持续加码。
关于"央行暂缓购金"的市场传言,实际是短期节奏调整而非趋势逆转。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76%的受访央行计划未来5年增持黄金,95%认为未来12个月全球央行购金量将增加 。这种"越涨越买"的态势,根源在于美元信用体系弱化与去美元化进程加速,黄金在储备中的占比已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国债。
短期来看,金价面临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的考验。10月2日美联储官员洛根释放鹰派信号,警告政策需保持紧缩,可能延缓降息节奏,给黄金多头带来压力。但机构普遍看好长期趋势,BMO预测2026年金价将达4400美元/盎司,高盛甚至给出5000美元的极端情景预期。
三、投资价值解析:资产配置的"压舱石"
结合当前形势,广发上海金ETF联接A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政策适配性强,上海金定价体系的成熟使基金能精准反映国内黄金供需变化,尤其在境内外黄金折价走扩至-10元/克的背景下,更具本土化优势。其二,分散风险效果显著,数据显示2022-2025年黄金与A股相关性仅0.05,能有效对冲权益市场波动。其三,成本可控,作为联接基金,其申赎便捷性优于实物黄金,且费率低于多数主动管理型贵金属基金。
投资策略上,建议采取"核心配置+波段补充"的方式。短期可将5%-10%的资产配置该基金,应对地缘政治与经济下行风险;长期可通过定投摊薄成本,把握去美元化带来的长期红利。需警惕两大风险:一是金价短期涨幅过大引发的获利了结,二是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导致的估值回调 。
四、持有心得:在波动中坚守长期逻辑
持有广发上海金ETF联接A近一年,最大的体会是"黄金投资需要逆向思维与耐心"。2024年三季度金价回调至3200美元时,基金净值单月下跌7.2%,当时市场充斥"央行购金退潮"的论调,但结合世界黄金协会的储备调查数据,我选择坚持定投,这一决策最终收获了超额回报。
操作层面有两点经验可供参考:一是避免追涨杀跌,该基金近1个月波动率达11.53%,短期波动剧烈,2025年9月曾出现单日下跌1.8%的情况,但拉长周期看仍呈上升趋势;二是做好仓位管理,不建议将超过15%的资产投入单一黄金基金,可搭配债券基金形成"防御组合"。
投资总结
金价突破3900美元后,短期震荡难免,但美联储宽松周期、去美元化浪潮与供需矛盾三大支撑逻辑未改。$广发上海金ETF联接A$ 作为跟踪国内黄金的优质工具,虽非同类收益顶尖,但在本土化跟踪与风险分散上优势显著,适合普通投资者布局黄金资产。正如黄金的价值在于其稳定性,投资黄金基金的关键也在于坚守长期逻辑——它或许不会带来爆发式收益,却能在不确定性中成为资产组合的"定海神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