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30 13:57:00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山东
2025年多只创新药基金收益率超100%:原因分析以及后续操作

今年有多只场外创新药基金收益率超过100%:其持仓主要以港股创新药企为主,辅以少量A股创新药,并且这些基金的重仓股大部分重合,2025年来股价翻倍者屡见不鲜,涨幅超4倍、5倍者也有。

本轮创新药行情是多因素叠加共震合力作用的结果:低估值叠加业绩超预期、创新药出海大单、政策、板块周期轮动。

一、创新药上涨原因分析

(1)低估值叠加业绩超预期,形成戴维斯双击

2025年伊始,创新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地位,并且创新药龙头企业盈利反转,通过下图不同医药指数收益情况可知(数据截止到2025.6.30):医药相关指数已经连续下跌四年,存在修复空间。

(2)创新药出海大单利好

近期我国创新药相对频繁且高额度的License-out交易是引爆这轮创新药行情的一个关键因素。

License-out也即‘对外授权’,是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交易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创新药企业将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或技术平台的部分或全部海外权益(如开发、生产、销售权)授权给跨国药企,以换取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的合作模式。

2025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达6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58亿元,超2024年全年),比较重要的交易案例:

(3)政策

2025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主要涉及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强化保障措施等五方面16条措施,明确从“控价”转向“鼓励创新”。

(4)板块轮换

市场板块轮换,投资者开始青睐创新药板块,资金开始从前期涨幅较高的机器人、AI等相关板块流入创新药板块。

理财时要注意行业周期调整,有高峰就会有低谷,没有只涨不跌的板块,投资一定要记得花无百日红,盛极必衰,该恐惧时恐惧,该贪婪时贪婪。

二、医疗基金涨跌周期举例

我们以医疗类行业基金在2019- -2022年的业绩变动为例,展示行业类基金的高波动与及时止盈的必要性。

下图为中证医疗指数走势:中证医疗指数在2019年陷入周期性低点,此后开始了为期一年半左右的波动性上涨,在2021年7月初达到高点,此后便开始进入回调期,期间虽有起伏,但整体仍为下跌趋势,现在仍未恢复往昔风光。

下图为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这只基金的累计净值走势:其累计净值在2021年7月1日达到5.1610元的阶段性高点,此后便陷入下跌行情中,截止到2023年5月30日其累计净值为3.5710,也就是说在达到高点之后近两年时间内,一直处于波动下跌行情中,如果没有及时止盈的话,前期积累的收益可能产生较大回撤。

这也说明基金业绩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别是行业类基金,持有时间越长,并不一定赚的更多,所以长期持有里的‘长期’需要灵活调整,及时止盈很重要,不要盲目的迷信长期持有,有些基金成立以来的业绩甚至不如近三年的业绩。

接下来分析一下医疗行业基金业绩变动的原因。

1、2019- -2021年医疗基金上涨原因

市场超跌反弹是一个原因,当时已经连续下跌一段时间,2019年1月4日,上证指数跌到了2440.91点,估值确实很低。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内上证指数在波动中持续上涨,期间最高点为2021年2月18日的3731.69点,在此之后的两年多时间内(截止到2023年5月30日)再未触摸到3700点的门槛,如图所示。

疫情原因,突发的疫情对某些行业来说可能是‘黑天鹅’事件,但是却推动了医疗行业的上涨,可以说是‘彼之砒霜,吾之蜜饯’,比如与疫情相关的检测行业、医疗器械、疫苗研发等细分行业,随之而来的是相关公司业绩与股价双双大涨。

医疗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方向,并且当时整个行业估值并不高,投资者也开始青睐医疗行业,资金的逐利效应起了助推作用,涌入时下最热门的行业,大量资金开始投入到医疗行业,情绪与资金都有了,投资者与医疗行业间形成了‘正反馈’循环,医疗行业从下行周期开始反弹。

在医疗行业相关公司估值较低、业绩不理想时提前布局,等到此阶段相关公司业绩和估值都大幅提升,这样就使得公司的股价也大幅上涨,间接地提升了医疗行业基金的业绩,这也符合‘戴维斯双击’的投资策略。

戴维斯双击是指在低市盈率、业绩不理想时买入公司股票,随着公司业绩持续向好,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愈加看好,也愿意给公司更高的估值,这样可以获取公司业绩(每股收益)增长与估值(市盈率)提升带来的倍乘效益。

2、2021- -2022年医疗基金下跌原因

医疗改革、集采等政策影响。

2019年至2021年中期,医疗行业涨幅过大,开始回调,毕竟涨久必跌。

受疫情影响,部分医疗公司股价涨幅较大,随着疫情缓解,这些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对于医疗行业的兴奋点降低,这在市场情绪不高的时候就是问题了。

市场投资趋势转向以新能源、半导体为主的科技行业与顺周期行业,投资者的心不在医疗,流入的资金不足以繁荣此行业,很多医疗类基金的重仓股相似,持仓相对集中,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集体下跌,往往几家公司的下跌就能带崩整个板块。

投资者一方面在追逐新能源等热门行业,另外一方面就是随着医疗类基金的持续下跌,观望、恐慌情绪加深,使得资金撤离医药赛道,出现了一定的抛售情况,这又反过来影响市场,导致情况变得更糟,投资者与医疗类赛道之间形成了‘负反馈’机制,越跌就越不敢买,越不买就越跌。

三、本轮行情是否需要止盈

对于创新药基金,目前趋势仍在,但是波动难免,今年我更倾向于波段操作:如果持有收益率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考虑分批止盈,逢【大跌】分批买入。

在A股这样牛短熊长的市场,周期性比较明显,这也导致了基金业绩的周期性:很多基金成立以来的业绩还不如近几年的业绩,无论是股票型基金还是混合型基金,如果不及时止盈,长期持有收益可能会回到原点,所以说如果我们的持仓周期没那么久的话,一定要记得适时止盈。

行业类基金业绩很难保持稳定,受板块轮动影响明显,当属于该行业的行情到来时,会获得远超市场的收益;当行情不再时,也会让你‘跌妈不认’。A股中能持续上涨两年的行业就很难得了,没有哪个行业表现能一直战胜市场,不要迷信所谓的长期持有,当持仓行业趋势不在时,若不及时止盈,基金收益会产生较大回撤。

四、调研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基金

很荣幸受邀参加了广发基金吴兴武管理的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基金的调研活动。

吴兴武现任广发基金研究发展部、权益投资一部研究员,拥有16年从业经历和10年投资管理经验,深耕医药赛道,行业研究经验深厚,坚守长期价值,精选符合“竞争格局好、护城河深、赛道足够长”三大标准的优质企业,在A股和港股市场挖掘创新药、生物制药等细分赛道机会。

(一)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要想办法提高正确率。 

基金经理本科学化学研究生学生物, 2018 年底开始管理医药基金, 2019-2020 年进行大量底层学习,报名一些面向业界的创新药学习班及产业会议。

波段操作配置。

年初沪港深医药的创新药配置大概 60-70%,在同类基金中比较多,六月底开始增配,所以近期锐度较高。

对于股票博弈和产业发展都要有所把握。 

当前产业发展较好,不太可能直接止步;催化情况来看, 大小 BD 后续会陆续发生,重磅 BD 节奏会有偶然性, 当前看行业持续性仍不错。

)中国创新药行业优势

产业链完善

人才供给充裕,部分赛道已弯道超车, 比如中国 ADC 分子领先原因: 分子临床前需经历上百种排列组合,中国研究人员可以高强度研究测试。

高性价比临床试验群体

医学领域实践属性更重要, 要做大量实验验证通过归纳法得到结论, 我国很多疾病患者数量多,是宝贵的医学资源。

(三)中国创新药发展历史

2015 之前都是仿制药; 2015 开始初步发展,有很多海外化学生物留学生回国创业,知识积累深厚; 2020 前后初步有一些局部点状成果和小的 BD 交易,创新药生态开始形成,二级市场开始关注; 2023 年前后有重磅 BD 交易落地, 部分方向弯道超车。

(四)调研精华问答

(1)当前创新药板块有哪些潜在风险?

产业层面风险不大,公司角度有项目失败或 BD 交易金额不及预期的风险。 但不是板块性风险,从交易角度来讲可能有资金稀疏的风险。

(2)港股创新药过去一年不到已经涨了接近一倍,是否还有投资价值?

优秀的企业还是会被挖掘出来, 弹性还是要看能否出海, A 股也有投资价值。

(3)创新药赛道当前拥挤程度如何?资金蜂拥而上对这一赛道投资机会与风险会有哪些影响?

当前拥挤程度还好,医药基金规模没有明显增加,二级市场热度没有出现见顶标志,宽基配置比例有提高但不是很高, 仍有新资金流入空间。

(4)港股弹性好一点,会挖掘港股吗?

创新药赛道本身比较窄, 目前阶段没太大必要划分 AH 股,企业做出好的成果都会被挖掘出来。

(5)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等贸易壁垒的影响如何?

目前来看主要针对生产环节,原料药、中间体等交付式交易可能会受影响, 但知识产权、专利授权方面目前影响暂时不大。

@天天基金网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话题君 @天天精华君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天天基金调研团# #创新药再度爆发!CRO领涨# #8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

$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C(OTCFUND|014115)$  $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OTCFUND|014114)$

$广发医药健康混合A(OTCFUND|010110)$ $广发医药健康混合C(OTCFUND|010111)$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