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基金的中报已经全部公布了,借此时点,先选择一位基金经理的中报,简要分享一下对他们的观点,交银杨金金。
现在,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处于中位数水平,现在选择(买)基金更多的想法是:不会像前两年去追求行业基金的锐度/高弹性,而是买什么可以让我更安心、更踏实,重点关注对市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有独到见解,而非人云亦云。
交银杨金金,成名于2021年,擅长周期制造,聚焦于机械、有色、化工、农业等,近几年的业绩稳定性较强,在我看来,是值得肯定的,最大回撤在19%,今年业绩为20.89%。

大多数投资者对杨金金抱有较高的期待,因为2021年的预期摆在那里,需要他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
杨金金自2022年开始,逐步增配公用事业(火电)成为战略性配置板块,占比在35%左右,一是它具备逆周期属性,会对组合起到对冲作用;二是容量电价的提升,可能成为行业稳定收益的支撑;三是红利。
在中报中,重点提及了PPI指标(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仍然处于负值,但部分中游制造业有复苏的迹象,会在这里面进行选股,也属于他的能力圈之内。

杨金金不适合现在的市场风格,也就是高景气投资的判断,过往也如此,也不会因短期涨幅迎合市场。
他注重估值与成长型匹配,关注个股Alpha,周期思维比较重,对市场的解读/复盘相对客观,有自己的理解。
他关注经济下行周期中成熟行业的出清机会,重点挖掘那些能够在困境中提升竞争优势、实现利润和市场份额稳健增长的优质企业,引用了约翰聂夫的理论,我认同。

我对于各类投资方法论(无论景气与价值),这些都已经被市场证明过了,可以长期赚钱,只是适用的市场及时间不同而已,或交替演绎。
周末,刷微博,看到楚团长发微博了,写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过秦论》中的名句,暗指现在投资者对景气的过度追逐。
我的感想是:每一轮牛市,犯的错误都一样,只是犯的人不同而已。我们追逐锐度没有问题,只是参与的时间点有待商榷。
或许,能真正学到投资知识,便是投资亏损之后。
总体而言,杨金金不管是投资方法论,还是投资实践,我都给与高度认同。同样期待,他在未来的经济缓慢复苏进程中,可以有更优的业绩表现。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创作扶持计划#$交银趋势混合C(OTCFUND|013430)$$交银启诚混合C(OTCFUND|014039)$$交银瑞元三年定期开放混合(OTCFUND|01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