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新闻的时候,我被几条AI相关的消息震撼到了。从苹果要花每年10亿美元“借用”谷歌的AI模型,到小鹏的IRON机器人被质疑“里面是不是藏了真人”,再到OpenAI明确表示暂时不上市——这一连串的消息让我这个普通科技爱好者突然意识到,AI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地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了。
先说最让我觉得有趣的小鹏机器人“真人疑云”。何小鹏亲自发微博说要拍“一镜到底”视频来证明清白,这事儿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魔术表演时总想揭穿谜底的心情。不过转念一想,当机器人逼真到让人怀疑里面是不是藏着真人时,这不正说明我们的技术进步已经超乎想象了吗?
更让我惊讶的是苹果的“妥协”。曾经的科技巨头,现在竟然愿意每年花10亿美元用竞争对手的技术来升级Siri。作为一个老果粉,我既有点失落,又觉得这是AI时代不可避免的趋势——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包揽所有顶尖技术,强强联合才是王道。
说到OpenAI暂不上市的决定,我倒是很欣赏这种“不着急赚钱”的态度。现在很多公司为了上市而上市,反而迷失了初心。OpenAI选择先专注技术发展,这种务实的精神反而让我更看好它的长期价值。
不过最让我感慨的还是IDC的那个报告——目前只有1%的企业真正达到了AI成熟阶段,超过一半的企业还在摸索期。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AI应用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AI革命才刚刚开始。
我有个在科技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最近也在全力推进AI转型,但过程比想象中困难得多。不是买几台服务器、雇几个算法工程师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从思维方式到组织架构的全面变革。看来,AI这条路看似美好,走起来并不轻松。
作为普通用户,我现在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生活中的AI应用越来越多了。从手机上的智能助手,到家里的智能家居,甚至最近试用的AI写作工具,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虽然还远未完美,但这种持续的改进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不过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当AI越来越强大,我们普通人该如何自处?是恐惧被替代,还是积极拥抱变化?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就像当年互联网普及时,最早学习使用网络的人往往获得了更多机会。AI时代可能也是如此,越早了解和掌握这项技术,就越能占据主动。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蓝思科技预计明年要出货3000台人形机器人的消息。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大,但考虑到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难度,已经是个很可观的突破了。说不定再过几年,家里有个机器人帮手就会像现在有台扫地机器人一样普遍。
看着这些日新月异的AI进展,我既兴奋又有些忐忑。兴奋的是能够亲眼见证这个技术变革的时代,忐忑的是不知道这场变革最终会带领我们走向何方。但无论如何,保持学习和开放的心态,总是应对变化最好的方式。
好了,今天的感慨就到这里。不知道你对AI的快速发展有什么看法?是期待还是担忧?欢迎一起聊聊!
#A股低开高走!国际资本看好中国资产#
#AI应用类股票大涨:短剧概念逆势走强#
#Figure 03人形机器人发布 量产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