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掘金3D打印,其产业链及投资逻辑分析》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北信瑞丰基金研究员分享3D打印行业投资逻辑。首先介绍了3D打印技术原理,即通过逐层堆积材料制造物件,适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然后分析了市场前景,预计2030年全球规模达千亿美元,中国增速领先。接着讨论了产业链,包括上游材料、中游设备和下游应用,消费级市场在欧美较成熟。最后指出投资机会,如激光器、环保材料等,并建议关注科技领域基金。
1 贺晓涵分享3D打印投资逻辑。
贺晓涵是北信瑞丰基金研究员,拥有金融学硕士学历和四年证券从业经验。他介绍了3D打印产业链及投资机会,指出该板块近期因市场热点而受到关注。直播中还提到基金投资风险提示,并介绍了互动礼品。
2 3D打印技术原理与应用。
贺晓涵介绍了3D打印技术,即增材制造,通过计算机建模和逐层堆积材料制造实体物件。3D打印分为消费级和工业级两类,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相较于传统制造方法,3D打印无需模具,适合小批量定制化生产。
3 3D打印市场前景广阔。
贺晓涵与马寅喜讨论了3D打印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趋势。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美元,其中材料销售、设备销售及服务占主要部分。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千亿美元,年复合增速接近30%。中国当前市场规模约400亿人民币,增速较快,未来有望后来居上。此外,还介绍了主流的3D打印工艺,如FDM、SLA等。
4 3D打印行业前景广阔。
贺晓涵与马寅喜讨论了3D打印行业的快速发展,指出中国市场的增速领先全球,预计2023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30%。国内企业如拓竹科技和创想三维在消费级设备领域表现突出。3D打印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和设备零部件供应商。
5 3D打印产业链及应用领域介绍。
贺晓涵与马寅喜讨论了3D打印产业链的构成,中游主要是设备制造商,下游应用广泛,包括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消费级3D打印在欧美较流行,主要由于人力成本高、DIY文化盛行及个性化需求旺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可能推动3D打印设备价格下降。
6 3D打印产业链及消费级市场分析。
贺晓涵与马寅喜讨论了3D打印产业链在消费级市场中的应用。消费级3D打印主要包括上游的打印机及核心部件,中游的FDM技术模式及相关企业如托住科技、创想三维,下游的个人玩家、家庭用户和教育机构等。3D打印农场指集中运行多个打印机批量生产产品的模式,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个性化定制需求如文创产品。国内市场接近百亿人民币规模。
7 3D打印行业现状与技术发展。
贺晓涵与马寅喜讨论了消费级3D打印市场的竞争格局,指出拓主占据50%市场份额,其他厂商如创想三维和德维立方在细分领域表现良好。材料方面,聚乳酸是主流,但会根据产品性能需求调整。医疗领域3D打印主要用于牙科模具。AI技术简化了3D模型创建过程,使普通消费者也能参与3D打印创作。
8 3D打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贺晓涵与马寅喜讨论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打印速度、精度和尺寸的提升,以及未来一机多用的可能性。他们还提到供应链成本下降和操作门槛降低,如AI自动生成3D模型和3D扫描仪的成熟应用。
9 3D打印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
贺晓涵与马寅喜讨论了3D打印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包括上游零部件如激光器和运动控制卡,以及耗材需求随设备普及而增长。他们提到3D扫描仪作为高端配件与AI结合的前景,并建议关注聚乳酸等环保材料企业。此外,3D打印在消费电子、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应用进展也被提及。
10 3D打印在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广泛。
贺晓涵指出3D打印在消费级和工业级领域均有应用,消费级如荣耀折叠屏手机的钛合金铰链,工业级如博利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订单。工业级竞争格局较好,龙头企业如博利特技术领先,涉及金属粉材和全产业链生态。北信瑞丰优势行业基金关注科技领域,包括3D打印方向。
11 优势行业基金受关注。
贺晓涵提到优势行业基金表现优秀,建议关注增速快的细分赛道。定投未来获得礼盒,主持人强调定投策略的有效性。贺晓涵补充投资者应关注新兴领域,多学习了解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