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块始终是市场行情反弹的先锋,过去一段时间,港股科技股的涨幅表现尤为出色,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产替代更加凸显,港股一直以来是吸引外资的阵地,未来趋势更加可期。
当前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呈现出多元化和高增长潜力的特点,尤其在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国产算力芯片、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展现出结构性机遇。
一、技术突破驱动的核心赛道
AI产业链仍是科技投资的核心主线。AI技术正经历从通用大模型向垂直领域落地的关键转折期。DeepSeek-R1模型通过推理成本的大幅降低(较GPT-4降低90%),为AI在医疗、教育、金融等场景的商业化打开空间。AI投资机会正从基础算力向数据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扩展,医疗设备中的AI辅助诊断、智能客服中的多模态交互等细分领域年均增速超过30%。例如,阿里云AI相关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三位数增长,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过去十年总和。
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产业化拐点。宇树科技代理商争夺战(参观排期至5月)显示市场需求爆发,其产品在婚庆、教育领域已产生实际收益。技术层面,具身智能机器人通过“感知-决策-执行”闭环实现动态交互,但双足运动控制、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仍需突破。据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伺服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有望从15%提升至40%。
二、政策与产业共振的确定性方向
国产算力芯片在供应链安全驱动下成为战略高地。国内头部晶圆厂14nm以下先进制程产线进展超预期,光刻机突破可能引发半导体板块重估。以中芯国际为例,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28%,28nm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达95%。政策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明确要求2027年关键领域芯片自给率超70%,相关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
量子计算进入工程化应用阶段。量子计算机破解传统加密算法的风险倒逼网络安全升级,NIST新加密标准预计2026年落地。国内“九章三号”量子计算机实现255光子操纵,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突破1000大关,产业化应用聚焦金融加密和药物研发。
三、市场情绪与估值匹配度
当前科技板块呈现高成长性与高波动性并存的特征。从估值看,恒生科技指数PE(24倍)仍低于历史均值(34倍),但部分AI概念股PS(市销率)已达15-20倍,交易拥挤度(换手率超8%)接近2023年高点。
目前权益类最值得配置的还是科技板块,$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混合C$ 是一只港股科技主题的混合基金,量化策略管理。


@浦银安盛基金 #四大行再创新高!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 #黄金涨势暂歇,能否再创新高?# #英伟达H20遭限购!中国芯圈能否突围?# #食品加工持续发力,大消费领涨!# #DHgate在美国火了,苹果排名飙升至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