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能源板块算是彻底“支棱”起来了,相关指数连着几周飘红,不少个股单日暴涨超8%,连沉寂许久的产业链小票都跟着热闹起来。这波反弹里,最火的当属固态电池,前有人民日报点名技术突破,后有机构扎堆调研,连央视都报道续航要翻倍的消息,不少人都在问:新能源真的要卷土重来了?固态电池能成行情续航的新主线吗?
先得说,这波新能源回暖可不是空穴来风,固态电池更是直接踩中了“解决痛点”的要害。咱们开车最愁啥?一是续航短,跑高速得盯着充电桩找;二是不安全,总担心电池起火。现在的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多在250Wh/kg左右,续航500公里就顶破天了,还怕高温、怕碰撞。但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了液态电解液,能量密度直接冲破500Wh/kg,100公斤的电池就能让车跑1000公里,北京开到上海都不用充电。更关键的是安全,就算用针刺穿、扔到120℃高温箱里也没事,彻底解决了车主的“心头大患”。
更让人兴奋的是,这技术可不是“PPT概念”,已经站到了量产的门口。中科院团队用“特殊胶水”填满电极缝隙,储电能力直接提升86%;清华大学给电解质加了“氟化物保护壳”,再也不怕高压击穿。企业端更实在,宁德时代的半固态电池已经量产,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装车;赣锋锂业都把固态电池用到无人机上了,配送范围直接从3公里扩到6公里。欣旺达更厉害,消费类半固态电池累计产量都突破800万颗了,手机、无人机上早就用上了。
政策和资本也在使劲“推一把”。四部门联合发文要研制固态电池关键装备,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全给足,相当于给行业划了重点“往这干有支持”。资金更是用脚投票,10月以来固态电池板块融资净买入超18亿,宁德时代一个公司就被买了12.24亿,容百科技一个月接待162家机构调研,大家都怕错过这波机会。毕竟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能到642.6GWh,复合增速超133%,这增长速度谁看了不心动?
那固态电池真能接棒成新主线吗?大概率没问题,因为它不是孤立的热点,而是踩中了“技术突破+产业落地+需求爆发”的三重逻辑。现在新能源车“金九银十”旺季来了,消费者就盼着续航更长、更安全的车型;海外储能需求也在涨,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正好适配无人机、人形机器人这些新场景。而且产业链已经动起来了,当升科技的硫化物材料开始吨级出货,先导智能的固态电池设备都能整线供应,从材料到设备再到电芯,每个环节都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广发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