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A股主线一直是围绕AI算力和AI硬件公司,虽然AI涨不停,但AI的大涨让大多数人都不敢上车,在里面赚够了的资金也想找新的方向。 而近期,A股已经冒出了新的投资主线,那就是A股上一轮牛市的主角——新能源板块。新能源这个板块,进一步拆分一下,其主要包括固态电池、风电、光伏、储能这四大领域。在这四大板块中,我目前最看好的,就是讲出了“新故事”的板块——固态电池。为什么看好它?理由其实并不复杂,核心就是两点: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未来应用场景的无比广阔。
传统的锂电池一直面临着三大核心痛点:安全性、容量、充电速度。而固态电池的出现,恰恰在这三个维度上带来了真正的革命性提升。

首先,安全性是生命线。传统锂电池的液态电解液易燃易漏,是起火爆炸的潜在风险源。固态电池直接用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液态电解液,这就从源头上杜绝了漏液和燃烧的风险。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固态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概率比传统锂电池降低了95%以上!行业巨头宁德时代研发的全固态电池,甚至能通过极其严苛的针刺测试和200℃高温热箱测试而安然无恙。这对于消除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的顾虑至关重要。
其次,能量密度跃升解决续航焦虑。续航里程不够长,一直是很多人对电动车犹豫的原因,我自己一直迟迟未更换新能源汽车也是这个原因。传统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约在250-300Wh/kg这个水平。而固态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以上,几乎是翻倍的增长!这可不是纸上谈兵,实际量产产品已经在路上。比如,清陶能源的全固态电池已经实现了430Wh/kg的能量密度,接近传统电池的1.5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车,续航里程有望轻松突破1000公里,甚至达到1200公里以上,“里程焦虑”这个词可能会成为历史。
第三,循环寿命更长,快充潜力巨大。固态电解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锂枝晶是导致电池短路、容量衰减的元凶之一),这使得固态电池的理论循环寿命可以超过10000次(传统液态电池普遍在2000-6000次)。同时,固态电池支持超快充技术。三星SDI的测试数据显示,其固态电池可以在9分钟内充至80%的电量!想想看,以后给电动车充电可能比传统燃油车加油还快,会不会又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
光有技术突破还不够,固态电池能成为主线的关键还在于它的未来应用场景实在是太广阔了。看看我们身边就知道了: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这已经是肉眼可见的趋势。就拿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来说,我自己在高速服务区简单观察了一下,发现大概每5辆车里就有一辆是绿牌的新能源车。最新的统计数据完全印证了这种感受: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689万辆,占到了汽车总量的10.27%;更猛的是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693.7万辆,占到了汽车总销量的44.3%;单单看6月份,这个占比更是冲到了45.8%。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每卖出100辆汽车,就有44辆以上是新能源车!而且这个比重还在持续攀升。考虑到目前总的汽车保有量里,新能源车占比才刚过10%,未来的增长空间简直巨大无比。

除了新能源汽车这个最大的应用市场,固态电池的用武之地还多着呢!人形机器人需要高性能、高安全性的电源;低空经济里的飞行汽车、无人机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重量有极其苛刻的要求;大型储能系统对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要求极高。可以想象,未来这几个行业一旦发展起来,对固态电池的需求将是海量的,这绝对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
正因为固态电池的前景如此诱人,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谁都不想在这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竞赛中掉队。欧盟出台了《电池法案》,强制要求在2030年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则大手笔补贴相关技术的研发;国际汽车巨头如宝马、大众等也在加速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天下能者所见略同,中国当然不甘人后。政策层面,工信部已经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产业标准建设的核心,并在2024年发布了明确技术要求的规范文件;地方上,像上海、珠海等地更是雄心勃勃,规划要在2030年建成固态电池的全产业链或实现批量交付。产业层面,头部企业如特斯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纷纷下场,投入巨资抢占技术制高点;电池企业如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也在加速建设中试线,为量产做准备。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住房、外贸、汽车、互联网、消费、医药、新能源等行业,都在不同的时代浪潮中成为弄潮儿,孕育了无数财富传奇。就像投资大师巴顿·比格斯在《对冲基金风云录》里说的:投资的关键在于洞察世事的兴衰,摸清人们情绪的潮流。投资投的是未来,哪个产业前景光明,哪里的投资机会就大。芒格那句更直白:要“在有鱼的地方钓鱼”。现在来看,固态电池所代表的下一代能源存储技术,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有鱼”的地方。
当然,时代的红利不会永远存在,抓住它需要视野、格局、决心,以及抓住机会的能力。固态电池的前景纵然广阔,但市场上也不乏鱼目混珠、蹭热点的企业,要识别出其中真正的珍珠,确实需要付出长期跟踪、观察和验证的努力。幸运的是,对于咱们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如果目标不是追求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高收益,而是想相对轻松地分享整个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的成果,其实有个更省心的办法:那就是选择一个盘子够大、收费够低、跟踪效果好的ETF联接基金。比如广发基金旗下的——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基金(A类:013179;C类:013180)。在行业发展的相对低位“上车”,然后紧紧拿住,伴随行业成长,这未尝不是一种踏准时代节拍、随时代起舞的务实选择。$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A$ @广发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