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跟很多小伙伴一样,我今年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人工智能、机器人、CPO、港股科技这些市场主线上,还真没太留意曾经风光无限的“电新”们已经悄然走强。这周末,也是趁着有空,静下心来研究了一番,发现这轮电池板块的爆发,已不是像2021年那波瞎炒概念,背后更多的是多重实质性利好叠加在一起的结果,感觉挺有戏。
首先,是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这几年下来,我想大家都是都深有体会,政策方向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太关键了。而国家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一直都是坚定不移。从鼓励“以旧换新”让你换车更划算,到大力铺开充电桩解决“里程焦虑”,再到搞“新能源下把绿色出行带到更多地方,政策红利是一个接一个的持续推出,就没停过。特别是工信部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这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大家发现没?现在新能源产业从上到下都在整治“内卷式”的恶性竞争,政策框架越来越完善。这种“反内卷”的氛围,让整个新能源产业行业能更理性地竞争,把精力用在提升核心技术和服务上,而不是无休止的价格战,最终大家都能赚到钱,企业业绩改善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其次,技术突破更是关键驱动力。这波行情,很大程度上源于固态电池的突破。如果说传统锂电池是汽车的心脏,那固态电池就是给这颗心脏装上了钛合金外壳,不仅更安全,续航能力也更强。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代表,能量密度能达到500Wh/kg。这意味着同样重量的电池,固态电池能让电动车跑得更远,大大缓解电车的里程焦虑。同时,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热分解温度超500℃)代替液态电解液(热分解温度低于160℃),热稳定性更高了,大大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解决了传统锂电池的安全隐患。

第三,市场需求的底子够厚,而且还在不断拓宽。政策和技术是推力,最终还得看市场买不买账。这方面同样让人乐观。2025年,咱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要突破1600万辆大关,全球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肯定是蹭蹭往上涨。更让人惊喜的是,储能市场这个“第二引擎”爆发力惊人!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了78.5GW,同比增长了130%!这相当于给电池产业装上了双引擎,动力更足了。而且,咱们的锂电池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是实打实的。从最上游的原材料,到中游的电池制造,再到下游的应用,已经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有韧性的生态链。海外市场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

不过,话说回来,电池行业好是好,机会是大,但挑战也不小。技术门槛高、专业性强,对于我们这些投资者来说,想真正搞懂那些复杂的化学材料、工艺路线,可以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另外,市场波动也比较大,各种技术路线,什么磷酸铁锂、三元、钠离子,还有现在最热的固态,正处于你追我赶地状态。想一家家公司去深入研究,搞清楚谁家的技术更牛、谁家的产能跟得上、谁能最终在这场竞赛中胜出,那可真不是件容易事,费时费力不说,风险还高,万一踩“雷”翻车了呢?
那有没有省心又省力的办法呢?当然有!答案就是投资相关的主题ETF或者它们的联接基金。比如我近期重点关注的——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基金(A:013179,C:013180),它跟踪的是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980032)。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你花一份钱,就能“一键打包”买入整个电池产业链上最核心的那批公司!这个指数的覆盖范围非常广,从制造动力电池的巨头,到搞储能系统的高手,再到处理电池回收的专家,整个链条上各个环节基本都囊括在内了。

看看它的重仓股就明白了: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当之无愧的龙头,在这个指数里的权重占比就超过了14%;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巨头,权重也达到了11%以上。这两家都是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企业,护城河深得很。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指数里还藏着不少你可能不太熟悉,但在各自细分领域绝对是“隐形冠军”的企业。比如做电解质材料的天赐材料、做正极材料的当升科技、做负极材料的璞泰来等等。这些公司名气可能不如宁德、比亚迪响亮,但在它们那一亩三分地里,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都是杠杠的。

当然啦,想要好的收益率还必须有一个好的价格。同样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板块,经过前几个月的猛涨,估值已经被推得相对较高了。反观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980032),别看它近一年涨幅高达63.79,但它最新的市盈率也仅为32.09倍,分位点只处于近五年55%的位置。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现在的价格,比历史上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要“便宜”!相对于其他热门板块,它的估值仍不算贵。而且市场资金本身也有“高切低”的需求,从涨得多的板块流向估值更有优势、前景同样看好的板块,电池板块正好符合这个逻辑,更具投资性价比!

总结一下:电池板块,特别是站在下一代技术前沿的固态电池,这轮走强有坚实的逻辑支撑——政策定调指明方向,技术突破解决痛点,产业化拐点临近。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在众多技术路线和公司中“押宝”,不如借道像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基金这样覆盖全产业链核心环节、同时重点布局未来技术趋势的工具,既能分散个股风险,又能相对省心地把握整个电池产业升级和需求扩张带来的机遇。政策、技术、需求、估值,多重因素共振,电池板块的行情,看起来更像是“长牛”的起点,而非短暂的“昙花一现”。@广发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