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车电池主题能否成为全年主线?
1. 需求端:双轮驱动,长期逻辑明确
车用电池: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48.2%、欧洲平均35%、美国18%),私人消费占比达85%,需求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储能需求:海外储能市场爆发(欧洲户用储能年增60%,美国工商业储能翻倍),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量增长超60%,成为核心增量。
新场景拓展:电动重卡、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需求增长迅猛(2024年电动重卡销量增80%),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2. 技术端: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已启动固态电池中试线,计划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安全性显著提升。
政策强力支持:工信部推动固态电池研发,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200亿元,成为技术升级的核心方向。
3. 产业链机会:全链条受益
上游:锂回收成本低于采矿(降30%),高镍正极、硅基负极需求爆发。
中游:智能产线提升良品率(99%),固态电池设备订单释放。
下游:电池租赁市场规模达500亿元(2024年),储能应用覆盖家庭、电网等场景。
4. 估值与风险
估值合理: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PE为32-44倍,处于近5年40%-70%分位,PEG低于1(0.8-1.26),安全边际较高。
二、通过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布局的优势
1. 指数覆盖全面
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覆盖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储能电池(亿纬锂能)、电池材料(格林美、天奈科技)全产业链,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50%。
2. 低成本与高透明度
费率仅0.2%/年(管理费0.15%+托管费0.05%),比主动基金低90%。
被动投资避免“风格漂移”,持仓完全透明,适合长期持有。
3. 历史表现与流动性
2025年收益超63%,近1月涨幅28.67%,同类排名前10%。
基金规模超58亿元(2025年9月),场内ETF(159755)规模超170亿元,流动性充足。
全年主线属性明确:新能源车电池受益于能源转型、技术迭代和政策红利,长期增长逻辑坚实,但短期需防范估值修正风险。 新能源车电池是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但需在狂热中保持清醒,用时间换空间。@广发基金

